中國傳媒聯盟 據 金融財經網 訊:互聯網投研平臺愛分析公布企業級服務50強榜單,云服務成為企業服務50強的最大組成部分,合計估值1,181.5億元,占上榜企業總估值的59.7%,UCloud、阿里云、騰訊云成為此企業級云服務商“三強”。 而不久前,聽云發布《2016第一期云評測報告》從技術性能、服務易用性上等對12家云計算企業綜合衡量,前三甲依然被這三家企業“包攬”。 企業級云計算服務領域的第一陣營似乎已經形成“鐵三角”般的搭配,然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個“鐵三角”組合卻又清晰地呈現出兩個“派別”。
“鐵三角”的雙流派 在業內人士看來,“阿里、騰訊是一個流派,兩只手抓兩個點,一只攥著運營,另一只攥著內容;而UCloud明顯是另一個流派,兩只手就抓著一個點,專注云計算平臺的運營,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UCloud以‘專業、中立’為定位,向著國際頂尖獨立云計算企業發力”。 其實從一篇《四年躋身云計算尖端領域,UCloud靠“專業、中立”?》的文章可以看出,UCloud四年的發展,一直在走著一條“自成流派”的發展之路。
“獨流派”的“三板斧” 對于UCloud的“發展路線”,季昕華強調了三個方面。 一.對于UCloud平臺,要有“比較差異”--和“巨頭”有不同的發展基因。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如何發揮這個優勢和競爭對手進行岔開性競爭,這點非常關鍵。例如阿里、騰訊有線上的個人、小微企業流量優勢,那我們UCloud便在服務中大型企業方面發力。 二.對于用戶,要懂用戶并能充分滿足用戶需求。 “使用比擁有更有價值”季昕華認為,“云計算的價值體現在,可以讓用戶不需要擁有服務器、不需要招聘專門的運維工程師,只需要使用云計算平臺便可以實現數據的安全、儲存、計算等一系列云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 信息安全一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易受到“黑客”的“青睞”,客戶信息泄露、支付漏洞、惡意攻擊等都阻礙了金融企業發展的步伐。 對此UCloud針對金融行業信息安全開提出金融云解決方案,并開發出優盾系列產品,。其中,基礎安全服務USec可對出口全流量進行監控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自動發現外部攻擊,從而迅速對惡意流量進行分類、識別、清洗,攔截“黑客”的攻擊,最大限度保證業務正常運轉。 三.對于合作伙伴,以開放、中立的狀態匯聚更多優秀合作伙伴加入,來構建“云生態圈”。 “為了滿足各行各業對云計算服務的需求,UCloud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們必須要匯聚更多優秀云計算企業的加入,共同為用戶打造一個能夠提供‘一站式’上云服務的‘云生態圈’”。 其推出的“技術人自己的AppStore”--U市場,上線僅10個月匯聚了幾十家優秀云計算企業入駐,云計算應用多達70多款,已觸及19個細分領域。
4年成為云計算服務領域尖端企業,并實現3輪近2億美金的融資,合作企業級用戶達3萬多家,產品服務覆蓋全行業……UCloud這種近乎飛躍的發展態勢似乎印證了季昕華在2014年時發出的一個預言。 季說“未來國內將剩下兩到三家行業巨頭,而其中一個席位,則必定會留給一家獨立的第三方云服務商’”。時隔兩年,UCloud一步步將“專業中立”落地、踩實,老季的預言,似乎也變為了現實。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