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都勻網 訊:7月18日,為期兩天的首屆LendIt朗迪中國峰會在上海落幕,匯集了全球互聯網金融的頂尖人物,比如Prosper總裁Ron Suber、英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主席Christine Farnish、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宜信創始人兼CEO唐寧、螞蟻金服副總裁漆遠、人人聚財創始人兼CEO許建文等。 Fintech、行業監管、BAT發展再度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話題,而資產則成為會議兩天中貫穿始終的議題。 1、資產問題成為16年業內各方關注焦點 人人聚財創始人兼CEO許建文,在中國首個資產生態論壇上發表演講 在監管介入已成定局、行業回歸理性發展的形勢下,互聯網金融的從業各方從看背景、看流量、看用戶數據,悄然向看資產轉變。在此次論壇上,參會各方緊緊圍繞資產相關話題展開。 在17日下午朗迪聯合人人聚財舉辦的中國首個資產生態論壇中,互聯網金融的資產生態問題首次被各方系統性地闡述和探討,這顯示出從業各方將資產話題深入化、細分化的趨勢。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在演講中直指之前P2P重線上輕線下的行業現象,“從2010年開始,整個互聯網產業紛紛開展線下業務,關注點轉向線下資產也是互聯網金融未來數年的必然趨勢。” 資產荒成為論壇的一個重點話題。人人聚財創始人兼CEO許建文分析,之前行業過度看重線上拓展資金而忽視線下放貸資產,對資產端的建設投入太少,急功近利的平臺在一個發展階段之后就必然會面臨資產荒的窘境。而另一方面,資產建設,尤其是個人抵押類貸款的資產端建設,靠的是苦功夫、細功夫,沒有捷徑可以走。“舉個例子,互金發展最迅猛的階段,很多平臺的理財端幾個月半年就能吸收幾十億資金,人人聚財用了兩年時間,以直營模式開拓了超100家線下車抵貸門店,近4000名線下員工,才能保證優質資產的供給。” 不同資產類型的代表平臺在論壇中分別進行了闡述,人人聚財許建文指出,“個人抵押貸款業務是非常優質的資產類型,具有物權歸屬明確、流動性強易變現、市場規模巨大等特點,是當前P2P資產端的優勢選擇。”他透露,“人人聚財的車抵貸業務,通過門店加總部的雙重審核,輔以SOP標準化流程等管理手段,壞賬率被控制在0.9%以下。” 宜人貸首席執行官方以涵則認為,資產類型的創新也是P2P發展的推動力之一。例如宜人貸目前在農村市場嘗試奶牛租賃和農機租賃等新興業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市場反饋。 2、Fintech概念火熱,智能投顧成重要方向 從今年開始,Fintech就是互聯網圈兒最熱門的詞匯之一,言必談Fintech成為了互金從業者的時尚。在本次大會上,Fintech同樣是最熱的概念之一。 阿里云銀行業總監張立成認為智能投顧是Fintech的一個主要方向,現在用戶的金融需求被壓抑了,很多人沒有得到相關的服務,智能投顧通過數據訓練模型等,可滿足C端理財相對簡單的需求。 大多數互金平臺在談及Fintech時都表現得比較客觀,一家平臺的首席技術官表示,不論從技術創新本身,還是新技術的應用上,如今的中美之間Fintech行業幾乎沒有差別。而與美國Lending Club一家獨大的局面不同,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領域上,中國Fintech企業的競爭十分激烈,這對刺激技術創新是十分有利的。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Fintech在中國還處于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更多平臺僅把Fintech當作宣傳手段。某業內專家就在研討會上發出了質疑的聲音,“國內金融科技是沒有三大征信局數據支撐的,同時中國貸款業務類型多樣,用戶風險較為復雜,通過單純的技術手段來實現風控,效果難以呈現。中國金融科技應該是技術與線下風控相結合的路徑。與其盲目推崇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不如先把如何得到優質資產的問題解決。” 3、行業合規化,是靠政府監管?還是依賴行業自律?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喆在互金資產生態論壇上發表講話 政府是否支持P2P產業?對此,上海互金協會秘書長王喆在人人聚財 朗迪的中國互金資產生態論壇上指出,P2P解決了傳統銀行覆蓋不到的小微金融需求,對國內金融環境是很好的補充。監管部門2016年4月開展的一系列專項整治,目的不是為了打壓行業,而是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人人聚財創始人兼CEO許建文受訪時表示,這一年來,要感謝監管對于行業環境的凈化,對合法合規性的企業來說,監管的介入是利好消息,意味著行業將走向健康理性發展。 監管應該如何開展?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在會上以剛性兌付舉例談到,剛性兌付是社會現象,需要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例如規定平臺不能擔保等等。但是行業自律同樣重要,不應該所有風險事件完全由政府買單,要找到符合法律原則和市場規律的解決方法。 人人聚財許建文表示,監管可以提供一個P2P平臺必須遵循的行為底線,與道德意味濃厚的行業自律并不矛盾。當監管制定的游戲規則確立之后,企業方出于利益考量,自然會向合規化方向靠攏。真正的問題也許是:相關部門的監管政策最終會走向底線監管還是審慎監管?會給互金行業以及P2P平臺留多大的空間? 4、互聯網金融行業集中度增高,P2P能否抵擋BAT? 2016年朗迪中國峰會VIP閉門會議現場 P2P在過去的數年間,吸引了各方資本的關注,峰會上有專家判斷,當前的幾千家P2P平臺中,只有少數會獲得較好的發展和成長,P2P行業集中度將增高。BAT仍然是最值得關注的潛在競爭對手,他們有強大的品牌、資金和創新能力,阿里和騰訊已在互聯網金融方面占據了有利位置,他們的進入或將對行業產生重大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P2P行業領袖有著不同看法。在7月17日舉行的行業領袖閉門會議上,人人聚財COO于愛軍指出,原來互聯網金融競爭是流量的競爭,但現在已轉到資產上,資產為王的時代早已到來。BAT進入行業之后可以將自己可控制場景的這部分資產進行轉化,但場景之外,尤其是涉及線下的部分資產,是很難控制的。金融行業有其獨特的門檻,P2P平臺在一些細分的資產領域,如個人抵押貸款業務,目前一些平臺已經有了數年的用戶積累和操作經驗,即便是BAT也很難撼動這些細分領域P2P平臺的優勢。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