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狐 訊:對于現在建筑領域越來越火的BIM,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從事BIM相關工作的人,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兒就是‘建模’。什么是‘建模’?建模就是要把應用天正、CAD軟件繪制出來的DWG二維圖形圖紙,依靠人工手動翻畫成三維可視化模型,這個環節也是整個BIM實施工作中最為基礎、也最繁瑣的過程,嚴重占用時間。我從事BIM工作超過三年,作為主負責人完成了兩個超過15萬㎡的大型綜合型項目的實施,全過程應用于圖紙優化、基坑方案調整、場地平面布置、部分專業的預制加工,以及現場施工前可視化技術交底。 2008年的天津濱海郵輪碼頭是我所在公司第一個應用BIM的項目,在國內非常有代表性的,在Autodesk revit軟件的啟動界面也是應用了這個項目的宣傳效果圖,由幾家技術支持及施工單位共同完成。2012年是我所在的公司第二次將BIM作為重要技術應用于大型復雜項目的施工中,那時候應用的是芬蘭Progman公司的MagiCAD(現已被廣聯達收購),前期建結構模型無比痛苦,15萬㎡的結構模型就要做一個月(不包括機電管線的模型)。地下室3萬㎡的噴淋管線我自己畫了半個月,現在想想那時候自己不知道是哪來的耐心。做完這個項目后我開始應用Revit,功能強大就不說了,主要是模型更加形象,相對于MagiCAD的各專業表現效果,Revit近乎無可挑剔(除了對族的依賴),功能已經達到了需求目的,但建模太麻煩。于是我會同公司內部幾個BIM咨詢項目的負責人將需求整理了一下,向公司決策層進行了分析匯報,決定開發一款集合三維設計、模型編輯、自動翻模、在線族庫等功能于一體的工具軟件。 結合公司多年在施工BIM應用,以及機電深化設計方面的技術積累,依托公司IT部門豐富的軟件設計開發經驗,從需求整理、設計、編碼到測試也都很順利,2016年3月3日正式開始推出,在發布前正式命名為《海頤威模盒》,在工具欄UI設計方面力求簡單明了,Revit頂欄標簽本就比較多,所以我們把功能都集中在一個標簽內,一目了然。在交付項目的同時也開放給了外部免費使用,我們為了能夠更好的用戶體驗,前期基本保持每周一次的更新頻率。到了5月份改為每半個月一次,主要是優化原有功能,根據用戶需求增加新的功能。我們把免費期使用定為90天(從用戶注冊之日起),給用戶機會,更是給我們自己機會用實際行動去贏得用戶的信任,直到測試找不到bug,用戶遇不到錯誤再進行收費,不能讓用戶花了錢找罪受! “海頤威模盒”目前可以實現對消防自噴、水系統管道、風管道、建筑墻體、門窗、結構基礎、結構框架、墻柱的自動翻模。配合我自己做的模板,之前提到的3w㎡地下室的噴淋模型一天就可以全部建出來,可以到噴頭的細部模型,只需要手工添加閥門等管路附件。以下我簡單介紹幾個《海頤威模盒》中的功能和特點,其它眾多功能具體不贅述: 1、建筑自動翻模 這個功能在日常建模的中最為實用,不管是大型公共建筑還是民用建筑,都有大量的內部格局,這個功能一天可以搞定一個中型住宅樓盤模型的主要部分,類如外墻材質完全可以在墻體面層中提前設置好。在翻模之前要整理DWG底圖,用一點時間把圖元做一下分類,避免偏差。
2、翻模的幾個優勢特點特點 a、所以在本功能中結合結構計算規范加入了對無標注梁的自動計算,生成過程中可以自定義在對話框中選擇規格; b、自動識別創建異形基礎承臺,高度由用按照類型批量添加,可以將圖紙中的承臺編號變成模型中的族名稱; c、異形柱任意旋轉角度都可以原樣照搬到Revit中,自動將構件標號添加到模型屬性中
3、機電自動翻模機電翻模支持消防噴淋、水管道、通風管道。在機電翻模的流程中最讓人頭疼的應該是消防自噴,兩個字“多、卡”,要畫的東西太多,模型會非常卡。自動翻模解決了這個問題。
4、在線族酷(庫) 我們在菜單中最顯眼的位置加入了在線族庫的窗口“族酷”,我們把標簽按照使用頻率做了排列、分類,每一個族構件都是自己逐個查看過的,包括截圖的角度選擇,只留下精致、形象、規范的內容,在征集到的10000+個族文件中篩選出了3000+個,內容還在持續不斷的更新添加。很是感謝各位為我提供資源的朋友們,如果哪位revit高手愿意把自己做的好東西分享給我的話隨時可以找我(QQ交流群244729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