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北方企業新聞網 訊:監管《辦法》落地,對行業最大的打擊無疑對借貸者的限額,而ICP許可證、銀行存管、信息披露等要求,也相當于給行業設下了隱形門檻。一時間,諸多平臺轉型、退出行業的消息不絕于耳,也不禁讓局外人感嘆:難道P2P玩不下去了? 實際上,2014年~2015年,就相繼有一批P2P平臺宣布轉型,去掉了“P2P”標簽,開始做綜合理財平臺、理財超市等。而在那時,易通貸是P2P的堅守者,并不斷傳遞行業正能量。 彼時,易通貸CEO康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所謂‘P2P有毒’,是因為行業混亂,從業者資質參差不齊,導致P2P這種業務形態容易引起爭議。P2P本身是信息中介,就不可能觸碰資金,更不會跑路。”他認為,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應當理性看待,不能因為個別“偽P2P”的違法行為,就把行業一棍子打死。 而今,轉型之風再起,則更多是迫于市場環境和監管壓力。不過對于行業而言,監管有助于清理行業毒瘤,凈化競爭環境,對合法合規的平臺發展更有好處。正如某位行業專家所言:在監管趨嚴的時候退出行業,只能說明這些平臺以前就不符合監管。 那么行業的堅守者們又是靠什么生存下來的呢? 據易通貸CEO康文介紹,從2012年平臺正式確定現有業務模式以來,業務核心從未改變,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個人對個人的金融中介服務。到2016年,易通貸已成為業內少有的五年老牌平臺,且憑借對新興產業的深入理解以及在風控、系統技術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平穩運行至今保持了0壞賬的記錄。 平穩運行五年,奠定在易通貸對行業的深入理解與細致規劃的基礎之上。康文回憶起自己和團隊的創業經歷:他們在平臺成立的最初一段時間,比較了國內外各種網貸業務模式,并深入調研國內資產端、資金端的狀況,最終確立出“產融結合”模式P2P作為平臺的核心模式。而相配套的風控體系、網站架構、信息披露制度、服務體系,則不斷自我迭代,為核心模式保駕護航。 “P2P深挖一口井比多挖井明智。”面對新的《辦法》,康文表示將繼續堅守合規,以監管辦法為目標進行整改。“目前還沒有看到轉型的必要,易通貸會繼續深挖P2P網貸這口井。”康文這樣告訴媒體。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