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三角企業非洲淘金記)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共工網 報道:根據烏干達駐華使館首席商務聯絡官、廣東泛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龔建光同志的梳理 一一一記珠三角企業非洲淘金 ![]() 烏干達駐華大使館首席商務聯絡官龔建光同志 共工網記者 了解到 前不久在廣州閉幕的第二屆對非投資論壇掀起了一輪“到非洲去”的投資熱潮。 本屆論壇上,廣東一批企業與埃及、南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塞拉利昂、加納、剛果(金)等7個非洲國家現場簽約9個項目,協議金額25.58億美元,涉及航空、電力、汽車制造、陶瓷、紡織服裝、漁業等領域。 到非洲去拓展新的市場,敢為人先的珠三角企業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截至今年7月底,廣州企業累計在非洲投資非金融類項目62個,協議總投資額12.3億美元;而東莞企業在非開辦企業7家,投資總額達1.05億美元,其中東莞華堅集團就在埃塞俄比亞投資了兩家企業。 從傳統制造業轉移到新技術產業落戶非洲,珠三角企業正在這場全球投資故事中續寫著新的篇章。 ![]() 呂偉東董事長出訪南非參加中非洲投融資論壇合影(左一工商銀行專項融資部副總經理劉建昌、左二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左三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 盯上“處女地” 開拓新市場 在坦桑尼亞濱海省,博億達與上海一企業合資建設的陶瓷廠目前已進入封頂階段。廠房內,兩條生產線所需的陶瓷壓機、攪拌機等設備,一半已就緒,均從發達國家采購,然后漂洋過海抵達非洲東海岸。作為最早一批非洲市場拓荒者,這家不起眼的外貿企業不僅實現坦桑尼亞陶瓷市場占有率第一,更成為少數在非洲投資建廠的佛山民營企業。博億達總經理張亞蕾說,今年3月動工年底投產,項目的建設速度甚至讓坦桑尼亞總理震驚。 博億達在坦桑尼亞此前已擁有1家石膏制品加工廠和1家鋁合金加工廠。張亞蕾在非洲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建設中的陶瓷廠被寄予更大的期望,陶瓷廠的目標是建成東非最大的陶瓷生產線,預計每年將為坦政府帶來上千萬美元稅收,為當地提供15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3000個間接就業崗位。 ![]() 呂偉東迎接總統穆塞韋尼一行人調研東送能源烏干達蘇庫盧綜合產業開發項目基地(左一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 4年前,廣州東送能源集團董事長呂偉東盯上了非洲這塊“處女地”,幾年內共要投資6億多美元開發礦產項目。為保證投資得值,他最多的時候一年到烏干達16次,包括洽談項目、礦產勘探、園區建設等都要親力親為。 生活用品和輕工產品的緊缺背后牽連的巨大市場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前來“淘金”的珠三角投資者。 數據顯示,珠三角已經成為粵非合作的中堅力量。據統計,到2015年,廣東累計在非洲投資項目18億美元,其中珠三角占了絕大部分,包括東莞華堅集團、廣州東送能源集團、佛山科達機械都在非洲投資了大型項目。 互補性極強 新產業“亮相”
8月底,一封來自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的親筆信跨越印度洋送到廣州東送能源集團總部。“總統全力支持我們在蘇庫盧磷酸礦的項目開發,也支持設立產業園的構想,將引進其他廣東企業進駐。”呂偉東興奮不已。 呂偉東透露,跟幾年前傳統產業落實非洲不同,國際產能合作的產業園帶來了國內最先進的循環經濟理念和技術。 事實上,對非投資數字不斷攀升能源綜合利用的同時,粵非合作的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一些來自珠三角的新技術、新產業也開始“亮相”非洲。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