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7月,智能手機的江湖處于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從廣義上來講,智能手機發展已有十年。有許多跨越功能機時代和智能機時代的手機品牌,它們的處境或許有著天壤之別。 一邊是深陷泥潭苦苦掙扎的老牌們。中興“霸道女總裁”投案自首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深受樂視危機影響的酷派手機不斷裁員…… 另一邊,曾經不起眼的國貨卻悄然崛起。華為、OPPO等不斷趕超蘋果、三星,并走向海外市場。 兩個時代,彈指一揮間,這些手機品牌還好嗎? 第一款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的真正起源,要從IBM Simon說起。
IBM Simon可謂智能機的起源 IBM Simon誕生于1993年,它內置了通訊錄、日歷、世界時鐘、記事本、電子郵件和游戲等應用程序;沒有實體按鍵,用戶需要使用手指或手寫筆在屏幕上進行觸控操作。在20世紀末,一部具備上述所有功能的手機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盡管只有一款第三方應用軟件,但它為以后的智能手機處理器奠定了基礎,因此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而關于“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機”的說法,卻莫衷一是。
諾基亞7650 許多人認為諾基亞7650是第一款智能手機。因為它是世界上首部2.5G基于Symbian OS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其影響力巨大,尤其在塞班粉絲心中的地位無可取代。
摩托羅拉 天拓A6188 也有人認為是摩托羅拉在2000年生產的天拓A6188。它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觸摸屏的pad手機,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寫識別輸入手機,支持WAP1.1無線上網。龍珠16MHz CPU成為了第一款在智能手機上運用的處理器,雖然只有16MHz,但它的意義可以說是一塊重要的奠基處理器。
第一代iPhone 而iPhone通常被稱為“第一臺改變世界的智能機”。它的誕生掀起了一場徹底的智能手機革命;蘋果公司推出iPhone 3G之后,智能手機的發展更是開啟了新的時代,iPhone也日漸成為引領世界的標桿產品。 因此,人們也常以2007年為界點來劃分功能機和智能機兩個時代。 沒落貴族 在橫跨兩個時代的手機品牌中,有一批,漸漸變成沒落的貴族。 難掩頹勢的中興
中興通訊手機事業部成立于1998年,彼時中興和華為一時瑜亮,都是國產手機品牌的代表企業。 2007年,中興進入全球前四大設備供應商行列;2011年,全面啟動智能戰略轉型,成為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商。 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中興則節節敗退。2016年以來,中興業績虧損、高層換血、大范圍裁員的消息更是接連不斷。至2017年,已經跌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前五。近日,中興“霸道女總裁”投案自首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這也是中興業績下滑的縮影。 整個中興正遭遇著成立31年來最大的危機。 被拋棄的酷派
酷派從2002年轉型進入手機研發領域。作為老牌手機廠商,運營商為王的時代,酷派曾是“中華酷聯”之一。2012年,銷售額突破百億,首款LTE4G手機還進軍北美市場,國內整體市場份額也進入前三,市值最高的時候達到了150億。 不過,格局迅速發生變化。2014年,酷派漸漸喪失優勢地位,被小米、OPPO和vivo等手機品牌一路領先。 為了扭轉敗局,酷派先后找到360和樂視做靠山。現實卻是,酷派手機無論是出貨量還是市場占比,都不如人意。后期更是受樂視牽連而深陷泥潭,股價猛跌,3年巨虧100億元。 如今,酷派已是一地雞毛。 一路潰敗的聯想
聯想做手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但2010年發布的樂Phone才是其真正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的標志。雖然發力較晚,但憑借強大的PC渠道,智能手機也不斷加強包括線下渠道、線上渠道和運營商渠道等多方面的銷售,業務快速增長。 進入2015年,聯想手機開始呈現疲態,高層宣布除神奇工場之外的所有聯想移動業務都并入收購的摩托羅拉。這意味著,今后再無聯想品牌的手機。 而后,隨著ZUK因銷量低被砍掉,手機業務更是一落千丈。到了2016年,聯想手機的排名已跌出前10名。 除此之外,盛極一時的HTC也因過度營銷難以打動消費者而走向衰落。還有一部分誕生于智能手機時代,曾經極度輝煌,如今卻逐漸走下坡路的手機品牌。比如“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已漸漸轉向生態鏈建設;以MP3起家的魅族,陷入技術困境和產品線混亂的局面。 彎道超車 一邊是冰山,一邊是火焰。另一批手機品牌卻是厚積薄發,后來居上。 華為:科技創新
2003年,華為成立了手機事業部,早期主要生產貼牌機。轉戰智能手機戰場后,盡管2012年生產了機身極薄的華為Ascend P1,但在市場上幾乎沒有反響。直到2014年,依靠著無所不用其極的宣傳攻勢,華為手機的知名度和銷量開始上升,榮耀6和Mate7的上市標志著整個產品線走向正軌。 此后,華為手機便開啟了瘋狂趕超的模式。在智能手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華為手機取得了世界前三的市場地位。如今,已成為炙手可熱的中國品牌。 OPPO:極致拍照體驗
創立十六年,OPPO一直深耕線下渠道,早年,無論是城市街頭還是鄉鎮農村,都能看到OPPO的海報、廣告,線下門店也隨處可見。同時,因為始終專注于手機拍照領域的技術創新,開創了手機自拍美顏時代,“拍照首選OPPO”的定位早已深入人心。 前幾年,OPPO還未能擠進全球智能手機品牌銷量排行榜前十,但到了2016年,OPPO的“黑馬”本色顯露無疑,迅速將其他國產手機甩在身后,并成功占據榜首。 金立:山寨機中的黑馬
與中興、酷派和聯想不同,金立在發展初期被視為山寨機廠商,發展速度也不溫不火,沒有站立過行業頂峰,沒有過飛躍發展,但一直在穩定前進。實際上在功能機向智能機過度的時代,金立的市場份額僅次于諾基亞和三星,居第三位,但市場反響卻極為平淡。 2016年,金立異軍突起,主打安全的標簽,經過精心的廣泛推廣,逐漸引起市場和消費者的關注,成為華為和OPPO之外的另一股崛起的力量。但不容忽視的是,金立還需經受消費者的考驗。 結語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需要和特質,折射到企業身上,從成功和失敗的企業中,都能找到共性。 品牌戰略怎么打 縱觀當下活得較好的手機品牌,都有明確且精準的定位,且主打高端機。華為主打科技創新,OPPO專攻拍照技術,vivo則堅持走音樂路線,就算從山寨機中脫穎而出的金立,一直以來也主力宣傳其安全加密功能。 反觀中興、酷派和魅族等,熱衷于召開密集的新品發布會,卻沒有一個概念能深入消費者心中。同時,伴隨著消費升級,智能手機中高端市場變得擁擠,中興、酷派等中低端手機因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突破瓶頸。 運營商如何升級 從功能機時代走過來的手機品牌,早期的輝煌無不得益于運營商渠道的深耕。有數據顯示,中興手機的出貨量有90%來自于運營商。進入智能機時代,伴隨著運營商渠道營銷費用下降、終端補貼力度逐漸減小,手機廠商機海戰術已然行不通。 但中低端品牌因長期與運營商捆綁,更像是運營商的附屬品,加之線上渠道不占優勢,又缺乏明確的產品定位,因此活得越發艱難。 華為、OPPO和金立則逐漸將傳統柜臺和小店進行改裝升級,并入駐商場,線下渠道卻玩得風生水起。對于這一類手機品牌而言,它們更清楚,盡管線上購物已成習慣,但事實上70%左右的購機行為都是發生在線下。因此,它們也更懂得如何通過立體的門店形象輸出品牌形象,并能達到了解用戶需求的目的。 把企業放到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分析,我們發現,每一個企業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被市場和用戶逼出來的。只有從產品和用戶體驗出發,讓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企業發展才能駛入正軌。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