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思思
寶爸:小吳
寶寶:小蟬
攝影:同遠攝影集團 阿正
采寫:張得鑫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95后,這些被社會視為不靠譜、情緒化而又自我的年輕人們,是用怎樣的生活態度和方法去攻破育兒過程中的道道關卡?同遠攝影集團發起的7.28親子節,號召父母們放下一切工作,好好陪伴孩子,在今年的同遠親子節,他們用一組照片,展示了重慶一對年輕父母(95后寶媽,85后寶爸)的真實生活。
周末的一天從7點半開始,拾掇完寶寶,思思才有空打扮自己。思思說起懷孕前的時候,帶著淡淡的懷念:那時候的周末一般睡到自然醒,現在寶寶醒了就別想睡了。
思思工作的地方離家不近,平時下班到家時,寶寶已經由奶奶帶出去“打王逛”(重慶方言,意思是東張西望不專心,可以理解為瞎轉悠)了,之后就是固定的洗澡睡覺時間。她干脆決定,平時就過自己的小日子,該逛街就逛街,該打麻將就打麻將,該應酬就應酬,周末再把全部時間用來陪寶寶:“沒必要為了孩子放棄全部,對自己對孩子都不好。”
寶寶小蟬8個月大,是個脾氣挺好的小公主,除了吃奶睡覺,最喜歡去外面“打王逛”。近來已是重慶最熱的三伏天,室外氣溫超過40度,小區里的家長都趁著早上氣溫還沒升高,和晚上太陽落山之后才帶娃出來活動。那時候就是小孩和家長們的集體社交時間,思思偶爾會跟小區的媽媽們閑話家常,但通常這些媽媽們都比她大5-10歲。
“她們都奇怪得不得了,問我怎么這么年輕就生了?”思思說,其實自己也沒計劃過,懷上了,想要,就生了。
邊帶寶寶邊玩手機就是家長敷衍陪伴的象征?思思說,其實她如今自己大多數時間看手機是在學習怎么養娃,微信里加了很多媽媽群,大多數養娃知識都是從媽媽群里交流學來的。
思思在4S店上班,負責售后,懷著小蟬的時候也得工作,沒空去鉆研育兒經,現在基本是邊學邊實踐。“群里比較好,都是媽媽們自己實踐的經驗分享出來,了解越多肯定對娃越好。”思思說,再年輕,養娃也不能freestyle是吧?其實目前寶寶怎么帶,主要還是聽孩子奶奶的,“老人家畢竟比我們有經驗。”
但她說,自己育兒有三寶:App、微信媽媽群、老人經驗兼容并包。
手機自己偶爾看一眼,但絕不給小蟬玩。“小孩子最喜歡看手機,看iPad,我都不準。”思思是典型的重慶妹子,性格直爽,又是個急性子,在家里扮演說不的“紅臉”角色;寶爸小吳性格溫和,只能“唱白臉”,“媽媽要‘兇’(重慶方言,厲害、嚴厲的意思)些,重慶大多數家庭可能都是這個樣子哦!”思思大笑說。
思思計劃,等小蟬長到五六歲,就帶回老家鄉下“放養”,養雞養鴨、種花種草,都比在城里天天耍手機和iPad好。
小吳是個全職奶爸,即使是在“耙耳朵”遍地的重慶也算少見。因為奶奶一個人帶娃忙不過來,請個保姆不但貴,還擔心遇到有壞心眼的人,“網上好多保姆做壞事的例子,看怕了。”家里商量之后,決定小吳辭職幫忙帶孩子,思思繼續工作。
“我們家都是商量著辦,也沒有特別誰說了算的,誰做主。”思思認為,其實他們家爸爸帶孩子還好些,小吳做事比她細心,也方便跟孩子奶奶溝通,老年人有些觀念特別堅持,什么“不干不凈不生病”呀,“帶賤點好養活”啦,她出面更說不通。兩個年輕人對抗舊觀念的辦法就是:不嚴重就聽老人的,對寶寶有影響的就自己動手。
即使觀念上有分歧,但帶娃主力仍舊是奶奶,平時也很辛苦。周末的時候思思和小吳就盡量接過擔子,讓奶奶可以休息一下。
“我絕對不想生二胎!”聊到二胎思思很激動,懷孕生娃時思思都受了很多苦,小吳很體諒她:“我看著都覺得痛,想不想生肯定聽她的。”
一天里,寶寶睡著的時候,是所有人的休閑時光。思思和小吳開始各自默默地刷起手機,干點自己的事情。不過,也就沉默了一會兒,小吳翻著小蟬的飲食記錄本,問起:是不是該買奶粉了?思思回答說:我正在淘寶給她買裙子,等會一起下單。隨后思思又提醒小吳:上次網購的玩具到了,你快下樓去拿快遞。
雖然是休閑時光,可寶爸寶媽其實不自覺地還是在為孩子打算。
有了小寶貝,全家幾口人圍著寶寶轉,在思思家也不例外。思思說,養育寶寶最難的,還是教育方式的確立,她希望寶寶身體健康、人格獨立,而不是溺愛出一個“熊孩子”。
思思說,自己不是全職媽媽,沒有太多的時間給到寶寶,很難完整地為她規劃。她知道有很多人說95后太自我,不會是好父母,其實生了孩子誰都一樣,誰不想參與寶寶的每一個瞬間,觀察寶寶的喜怒哀樂?有時候是不得不向現實妥協。現在寶寶還小,她和小吳也年輕,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新問題產生,但他們可以和寶寶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