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資訊報道網 訊: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一采用生態發酵工藝的酒種”。 這種“技藝”已經被世世代代的中國釀酒師傳承了下來,經過不斷地改進、完善,形成了一套“口傳心授、師徒傳承”的中國白酒技藝優秀傳承制度。 “汾酒釀造技藝”作為“中國白酒釀造技藝教科書”,正是靠一個個“大師傅”創造并傳承下來的。 任全民,汾酒集團高級釀酒技師,1986年進入汾酒廠,曾在1998年到2005年連續八年摘得汾酒集團釀酒“數量、質量”雙冠軍。2010年由山西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為其成立“任全民技能大師工作室”,享受山西省政府特殊津貼。
2017年春天的一個下午,應“一五一十說汾酒”工作組的采訪要求,我們走進“任全民大師工作室”。 談起自己的釀酒歷程,任全民感慨良多。作為土生土長的杏花村人,在進入汾酒集團之前,他并沒有一技之長,靠著一畝三分地,日子過得非常緊巴。1986年,汾酒集團廠區擴建,任全民幸運地被招進了汾酒集團,做了一個普通的酒班工人。很快,繁重的體力勞動,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工作程序,任全民感到了迷茫和枯燥,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兒? 在一次和外公聊天的時候,任全民向外公抱怨起了工作。外公也是汾酒廠的一名老職工,在聽了任全民的抱怨之后,笑笑,說:“這算什么?你們這時候的條件比我們那時候好天上去了!”經過了外公的一番開導,任全民不僅明白了干一行愛一行的道理,更讓他深深地體會到,中國釀酒行業的博大精深和無窮奧妙。 有一件事,讓任全民記憶深刻:任全民所在小組,在把發酵好了的酒醅準備裝甑時,聽到有人說:“這一鍋,恐怕要少出個五六十斤酒啊!”聞聲望去,是一位老師傅皺著眉頭朝他們走來。 任全民聽了,心頭一震,將信將疑。等到流出酒來,果然,要比平時少了五十多斤,任全民徹底被老師傅的特異功能(靠嗅覺仔細辨別著其中的各種成分)征服了,開始向這位老師傅虛心求教,認真學習。任全民曾暗自發誓:“我一定要比他們干得好!” 就這樣,任全民在釀酒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30年的工作、學習、生活,讓任全民對汾酒不知不覺產生一種技藝上的駕輕就熟,職業上的積極進取,情感上的本真依賴。任全民的談話不但聲音洪亮,總是充滿激情和情懷。他在談到一個難以忘懷、畫面感極強的工作場景時,表情和語氣里會流露出“老兵戰場回憶錄”式的自豪感。 在一個冬天的夜晚,任全民帶著工友們去酒庫交酒,推開車間門一看,傻眼了,外面的暴風雪已經堆積了半米多深,寒風刺骨,整個天空陰沉可怕。任全民毫不猶豫的推車沖出屋外。幾個人就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手推著交酒的車,一步一打滑,兩步一趔趄上了路。“幾百米遠的酒庫,我們用了兩個多小時,根本走不動,我們喊著號子,幾乎是抬著走的”,任全民說。 今天聽起來,這簡直就是一幅濃墨重彩的“風雪送酒人”的雕塑畫卷。其實,很多感人的故事,不僅使任全民心態變得越來越成熟,也使他的釀酒技藝得到突飛猛進的增長,獲得的榮譽越來越多,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地步。 2015年,任全民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 談起對“大師”的理解,任全民憨厚的笑了:“什么大師?我就是個釀酒的,別的什么都不會,一輩子只做這一件事,把它做好了,做精了,做到極致了,那么,你就是大師了。”真是一語中的。 在任全民看來,“大師”這個稱號不僅是榮譽,更是一份壓力和責任。“大師決不能躺在既往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大師更要打破‘本本論’,帶頭創新,與時俱進,擼起袖子加油干”。任全民這樣說。 在很多外行人看來,像任全民這樣的“技能大師”,身上似乎有一層神秘的色彩——他們好像都有“特異功能”,感官經驗令人贊嘆,他們眼看酒醅、鼻聞氣味、手摸濕度、口嘗百酒,火候的拿捏恰到好處,多一分則濃、減一分則淡,其中的訣竅,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 任全民是怎樣理解“工匠精神”的呢? “我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尚法’。首先要有敬畏之心,堅守規矩,對天地人的敬畏,對規矩的敬畏,堅守質量是第一生命線。用一個詞來說就是‘千錘百煉’,就是要做到極致。”任全民對采訪小組闡這樣闡述工匠精神。
“我覺得工匠是一種精神,科學也是一種精神,二者是一致的。工匠精神首先是在科學技術基本原理的指導下,一絲不茍、寧心靜氣地把產品做到精細極致。”任全民說,“科學技術也一樣,科研人員通過大量的科學實驗,反復檢驗每一個數據的準確性,這本身就是一種可貴的工匠精神,沒有這種工匠精神,科學不會出成果,不會發揮應有作用。” 作為世界名酒——汾酒,其獨特的釀制技藝是通過口傳心悟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任全民認為:“不管是工藝傳承、管理傳承,還是文化傳承,汾酒都有大批的儲備人才,每年都在選拔優秀的年輕大學生,企業搭建舞臺,讓這些年輕人去盡情表演。今后,企業最有信心的是對未來工匠人才的培養機制,這是最重要的”。 深入了解下去,我們發現,任全民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和思想性的人。“可以這么說,為消費者生產出品質口感更好,研制出更符合未來年輕人消費者,符合國際化潮流的中國白酒,讓中國白酒最終走向世界,引導世界酒文化的消費潮流,這應該是中國白酒未來發展的最大使命與責任”。說到這里,任全民信心滿滿:“我本人雖然不勝酒力,但我始終熱愛釀酒技術的創新和發展,而且,我也自信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特長,我就是為酒而生的。” 公元1198年,南宋詞人辛棄疾寫下“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傳世名句,抒發了詞人昂揚激越的豪放情懷。汾酒“技能大師”任全民,似乎也是這樣激情昂揚的人生,影響和感化著周圍的人。 我們相信,汾酒集團在任全民等一大批“技能大師”的愛崗敬業影響下,必將創造出更高更多的“大師技藝”和“大師精神”,引領以汾酒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書寫新篇章,走向新時代。(汾酒1510系列之四十四,更多精彩請搜索“汾酒1510系列之+文章序號”)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