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CN科技網 訊:2017年,隨著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逐漸趨嚴,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規成本正在逐漸增加,有一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甚至會因此退出市場。國家相繼出臺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等文件后,互金平臺的小額普惠定位慢慢形成,在一定空間上限制了互金平臺的發展,如網貸平臺紛紛下降大額標、紅嶺創投的清算、第三方支付開始限制筆數和限額,在很多人看來,也不利于相關企業的發展。
如何理解監管下互金行業?互金下半場的出路又在哪里? “法無禁忌就可為”下互聯網金融,從原來的寬松式監管到現在強監管,從國家金融安全角度去理解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從長期發展來看是費油有利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持續發展,短期會給行業增加成本也算是變向洗盤。由于監管門檻及成本提升將大大增大平臺成本,這對于一些本來就比較穩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及能深刻理解國家政策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會加速或迫使部分經營狀況較差的平臺加速退出市場。讓一些有良好用戶資源和品牌的企業留存。畢竟,平臺數量越少,無序競爭越少,對合規發展的平臺也是好事。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30日,已經上線銀行存管業務的網貸平臺共計383家,占比不到18%,剩余的大多數平臺,可能都會因此最終退出行業。
互聯網金融下半場將更多關注監管下安全和效率。 在當前環境下,金融安全的優先性不容置疑,任何不利安全性的監管松綁都無可能,隨著區域聯去中心化的概念拋出來后,我們考慮是有沒有可能在不損害安全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創新的空間呢? 點點搜財 CEO曾文杰認為隨著科技發展,在未來幾年金融科技領域將是成為另一個窗口,會大大提高金融業務效率,在2017年5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證明了國家對科技金融重視。 未來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平臺將會越來越融合,讓傳統金融不好或不愿意做的業務由互聯網去做補充,互惠互利相輔相成。因為有了強大的金融科技能力通過大數據風控技術的探索,充分利用散落在互聯網角落里的用戶信息和各種行為數據給普惠群體打分,普惠金融業務也變得安全起來,可以在不損害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拓寬融資業務的邊界,實現安全與效率的再平衡。
互聯網金融下一個窗口肯定會爆發在不斷發展金融科技上,下半場大家都會在金融科技上進行布局來進一步提高平臺業務的安全性,來反向的推動監管對新技術新模式的認可和松綁。 所以,所以在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 點點搜財CEO認為認真思考監管后發展,不要讓監管去捆住你的手腳,加強金融科技布局和投入,做好平臺品牌才是王道。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