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嘉豐瑞德 訊:說到虛擬貨幣,很多人肯定都不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比特幣莫屬。而隨著虛擬貨幣的火熱,另一個詞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那就是ICO。
在ICO交易平臺不斷涌現、ICO項目扎堆亮相的當下,不僅有虛擬貨幣的玩家進入這個市場,不少普通投資者也開始介入其中。那ICO項目對參與者來說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 ICO項目參與群體擴大 所謂ICO,是指首次公開募幣,其以虛擬貨幣為募集對象,項目負責人通過向不特定的投資者發行加密代幣,來為項目融資。 ICO其實和股市中的IPO有些近似,只不過IPO是企業在股票市場公開發行股票向公眾募集資金,而ICO是項目方向公眾發行“代幣”以籌集虛擬貨幣。 ICO 的早期參與人群其實十分小眾,集中在極客圈以及對項目發起方十分熟悉的人群之間。但隨著以太坊、比特幣等價格不斷上漲,普通散戶投資者對ICO的興趣增大。有些ICO項目甚至走進社區進行宣傳,而參與投資的是對技術和行業應用一概不懂的大媽們。 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資深分析師表示,參與群體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就發展到社區大媽,這與通過ICO炒幣帶來的“暴富神話”不無關系。 據一份國內主要ICO項目收益榜單顯示,截至8月25日,量子鏈漲幅達47倍,公信寶漲幅達36倍,幣安漲幅達20倍。而以太幣作為以太坊的一種數字代幣,自發行以來已上漲近1000倍,后者被視為ICO模式最成功的開創者。 在此情形下,普通投資者也是相當眼紅,幾乎人人都有一夜暴富的夢想,現在“機會”就在眼前,自然會有人想要嘗試一把。
財富效應背后有哪些風險? 就價格上漲幅度來看,確實很誘人,但在這財富效應背后就沒有風險嗎? 嘉豐瑞德的分析師表示,風險是存在的,而且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參與ICO項目所面臨的風險還不小。 首先,目前市場上的ICO項目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據曾參與過ICO的人士表述,之前做ICO項目要準備大半年,對項目發展有清晰的規劃,對于可行性進行第三方分析調研,花很長時間和投資人做路演,費用使用情況明細也都會公開。 但在ICO項目爆發的當下,很多發起人已不在乎區塊鏈是什么、代幣如何發行,更不要說準備白皮書了,只憑個人影響力就開始融資,甚至還有人直接以ICO項目的名義進行圈錢。有業內人士坦言,現在九成以上的項目都不可靠。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要辨別項目的真偽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虛假項目那么多,盲目跟風,很可能虧得血本無歸。不如選擇配置相對穩健的產品,如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保證個人資金的安全。 其次,說到ICO,一定會讓人聯想到區塊鏈和虛擬幣。有媒體報道指出,“區塊鏈+虛擬幣+ICO”或是一個融合了眾多金融手法的華麗騙局,其擁有龐氏騙局的全部特征。
也許,在現階段參與ICO項目就是在玩博傻游戲,就看會不會有人不斷進場推高價格,一旦進場的人變少甚至不再有人進場,那游戲就結束了,高位投資者便成了接盤俠。 另外,現在對ICO的監管也處于真空狀態,難以保護投資者的權利。所以說,如果只看到ICO帶來的致富機會而忽視其背后的風險,那被騙錢就是分分鐘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