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為大家介紹的是年銷售量6萬輛(2013-2016實際成績),占世界需求三成的雅馬哈“高爾夫球車、樂園車”。 通過出口北美市場實現急速成長:事業基礎 高爾夫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受到世界各地人們廣泛喜愛的運動。但是,裝有數種高爾夫球桿的高爾夫球包的重量通常重達12kg,在開闊的高爾夫球場上揮桿18次,也就意味著一場比賽要走上10公里的距離。 因此,為了盡量減輕體力上的負擔專注打球而發明的交通工具,被稱為高爾夫球車。從載物用的簡單的手推車,演變成利用引擎、電動馬達為動力,可以載人載物的移動工具,各具形態、功能及性能。 雅馬哈從1975年開始著手開發高爾夫球車。當時,伴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爾夫球很快便成為一種大眾化運動。隨著高爾夫球場及打高爾夫球的人數的增加,球童的負擔也日益增大,人手不足成為當時的一大問題。這時,雅馬哈以原本用于休閑場所內移動的“樂園車OT11”為原型,開發出可供兩人乘坐的二沖程“高爾夫球車YG-292”。適應日本地勢起伏的高爾夫球場,這款高爾夫球車因其強韌的行駛性能聚集了大量的人氣。1978年,省去混合空氣與燃油的步驟,采用分離給油以及便于操作的圓型手柄,向市場投放商品性大幅提升的“G1-A”。與此同時,開始向世界最大的北美市場進行出口,穩步地鞏固事業基礎。 1986年在美國的喬治亞州設立了Yamaha Mo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簡稱YMMC)。1988年開始生產高爾夫球車,與日本的本部工場(現在移交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Ltd.=YMPC管理)合作,進一步擴大全球事業。 ![]() 2015年,隨著亞洲各國經濟的顯著發展,為了適應各國的需求,開始在泰國的Thai Yamaha Motor Co.,Ltd(簡稱TYM)生產高爾夫球車。三個生產地合計年間銷售6萬3000輛(2016實際成績)。 ![]() 適應環境、需要的變化:造物 在高爾夫球的發源地英國,以及重視傳統的歐洲各國,步行打球扎根成為文化,高爾夫球車多用于照顧老年人,普及率不高。與此相對,在北美地區,基本沒有球童陪同,而且人們也會積極引入新鮮方便的東西,北美市場占全球需求及雅馬哈產品地區市場出貨近八成。 雅馬哈推出的“G1-A”開拓了高爾夫球車市場后,1979年雅馬哈相繼推出裝有輕便、肅靜性高的電動馬達的“G1-E”,以及樂園車的“G1 -AL”以豐富種類。適應各種設施、環境,簡單且性能優良,成為暢銷商品。1985年,雅馬哈發售世界首輛裝載四沖程發動機、可雙人乘坐的車型“G2-A”,整潔安靜又堅固,成為擴大市場份額的原動力。 尤其是在北美,一到兩人乘坐一臺車的情況很多,此后擴充的產品也多以雙人車型為主。進入90年代,當地員工參與開發的“G14”系列、“G16”“G19”“G22”系列開始出售。行駛性能優越,可進入球道,并具有時尚外形,使得“YDR”系列及后續的“DRIVE”系列都有超高人氣。 另一方面,伴隨著休閑熱潮,高爾夫球在日本人氣高漲,然而,球童不足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高爾夫球場為人員雇傭而困擾。為減輕勞動負擔,雅馬哈采用輕量設計、特殊低壓的輪胎,開發出單人立式乘用車型“G6-A草地伙伴”。“G6-A草地伙伴”對草坪傷害小,可進入球道,節省球桿傳遞時間,也可用于平時場地的保養作業等。因其有益于提高服務質量,一躍成為暢銷車型。 此外,在日本4人同乘情況較多,不需球童、適合4人乘坐的車型“G2-A4”“G10 -A4”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之后,隨著經濟衰退,高爾夫球人氣不如從前。此后包括球童可同乘的世界首輛5人乘坐的高爾夫球車“G15-A”開始銷售(1994年)。緊接著雅馬哈投入首輛電磁感應式·5人乘坐車型“G17-A”(1996年),該車像路面電車一樣,可按照一定路線自動行駛,從而提高高爾夫球場的經營效率以及服務品質。 關于動力單元,各型號均安有汽油引擎和電動馬達。充分利用各自的特點,保證優良的行駛性能和環境性能,構筑適應多種需求的產品陣容。 走出球場的高爾夫球車:新市場 剛開始,高爾夫球車是為適應球場需求而制造的工具,然而現在,高爾夫球車可低速安靜行駛,而且車身采取低床結構,便于上下車、裝卸行李。因為其視野開闊感好的座席空間布置,可作為近距離代步工具,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酒店、觀光、度假設施、療養設施、醫院等客人的接送,以及游樂園等娛樂設施、公園、購物中心內的移動、游覽等過程中,均得到廣泛使用。另外,配有擔架和自動除顫器的急救車、裝有貨架和工具箱的設施管理車等特別裝備的車型也有投放市場。 ![]() 另外在北美,和汽車一樣,某些特定的社區內,設有供個人所有的高爾夫球車行駛的區域。在日本,取得輕自動車的認定,進行公路測試,把高爾夫球車作為公共交通工具的呼聲也很高。 例如,在油漆工藝品和早市而聞名的石川縣輪島市,由于人口減少、少子老齡化等,巴士和電車的路線范圍因為虧損大幅縮小,不能開私家車的市民和游客的移動停滯。因此,當地的商工會議所,從2010年開始進行利用高爾夫球車的新交通系統實證試驗。2014年雅馬哈也加入了該項目,開始了以電動高爾夫球車為基礎的特別車輛公路定期運行。2016年10月,在旅游路線的部分區間內,開始推行電磁感應的自動駕駛。 電磁感應系統,可按照行車路線自動操縱方向盤、停車、打轉向燈,另一方面,駕駛員需要按下發車按鈕,并且避開信號燈及途中障礙物。但是,按照經濟產業省和國土交通省在沖繩縣北谷町所實行的“最后一英里自動行駛的實證評價”,車內需附加攝像頭等遠程監控及一些操作方法。目前無駕駛人員的自動駕駛實驗正在推進,另外,此項實驗也將在輪島市和福井縣永平寺町實施。 關于這一點,雅馬哈的先進工具開發負責人表示,“與汽車行業所進行的自動行駛系統不同,此次試驗將電磁感應、遠程監控、低速運行等現實的技術與條件相結合,可盡早實現自動駕駛。” 這是一個對人和環境都很友好,低成本可持續的新型地域交通系統。如果由雅馬哈負責擔任,持續推進的話,一定會給更多人帶來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