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左玉霞 張玉龍)截止到11月底,十五冶三公司金屬結構廠完成產值2451萬元,鋼結構制作產量4312噸,全力向年度目標沖刺。 2017年,十五冶三公司金屬結構廠圍繞提質增效工作,提前布局、通盤謀劃、剛性考核、獎懲兼施,找準新的降本增效空間,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深化物資設備管理,提升經濟效益。物資部對庫存材料進行全面盤查,建立并及時更新臺賬,提高庫存材料的利用率;各個班組對焊絲盤以及磨損無法使用的砂輪片,制作了專用的回收架進行回收,利用回收的焊絲盤和砂輪片來換取對應數量的焊絲和新的砂輪片,不僅提高了班組員工成本節約意識和輔材利用率,更是為經營部門成本核算提供了真實有效數據。設備部集思廣益利用廠內現有材料對懸臂埋弧焊機送絲系統進行了改造,減輕了操作工人換絲后繁瑣的對絲工作,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該方案獲得了金屬結構廠第三屆金點子獎。通過到中建鋼構參觀學習,物資部結合廠內實際,對原材料鋼板依據項目、鋼板規格、材質進行了分類標記管理,為下一道工序排版下料做好鋪墊,提高了工序銜接效率。 工程部門作為結構廠技術核心部門,技術實力的提升也為今年鋼結構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保駕護航。首先在鋼板排版套料方面,工程部引入了SinoCAM數控排版套料軟件,和以前使用的數控排版軟件FastCAM相比較,使用SinoCAM排版更加智能化。以年產2萬噸鋼結構為例,該軟件套料節約板材以2.5%的保守比率計算,年節約板材500噸;以板材每噸4800元計算,年節約材料成本240萬元,SinoCAM不僅減輕了套料人員的工作強度,也真正為企業降本增效了。工程部還對每個項目都進行了回頭看,對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好的做法都進行了書面技術總結,并對有代表性的工程編寫了相關工法,提升了結構廠技術水平和歸納總結能力,也為后續項目制作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學習文件。 金屬結構廠全面推進班組建設,加強員工培訓學習力度,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降低人工成本。依托焊接創新工作室,對入職工種進行入職考試,根據考試結果,劃分焊工技術水平等級,對不同技術等級人員規定了不同工作范圍,做到了人員合理化配置與使用,每月定期組織培訓和技術討論。每月開展勞動競賽,分別從生產產量、質量控制、三檢制度的實施與完成、安全生產文明、班組執行力、人員精神風貌、技術創新與總結等七個方面進行綜合評比,并對獲得第一名、第二名班組進行獎勵,同時在全廠范圍內開展“金點子”評選活動,一項項小發明、小創造接踵而至,為企業帶來了發展和活力。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