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機構該如何在扶持企業上市過程中選擇理想的股權退出方式,一直是困擾各大投資機構的難題。 通常來說,回報率高的退出方式對于企業資質的要求會更高,并且上市過程所需時間會更長;而回報率低的退出方式卻具有靈活快捷的優勢。不同的投資機構出于自身利益的不同訴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退出方式對于投資機構來說至關重要。 就目前中國市場上的股權退出類型來說,主要分為IPO、并購、新三板掛牌、股份回購、清算等。其中,IPO是最受投資人歡迎的股權退出方式。 一、 IPO退出方式 IPO退出方式之所以最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回報率高。一般來說,企業一旦通過IPO審核,投資機構即可拋售其手里持有的股票從而獲得高額回報,這對于股權投資人來說充滿誘惑。 然而,近期證監會監管趨嚴,有意放緩了上市公司的批準速度,提高企業上市的門檻,并加大擬上市企業的沖關力度,這就變相推遲了投資人退出變現的時間,加大了投資人股權退出的風險。
另外,IPO退出方式對于企業資質的要求更為嚴格,手續更繁瑣,成本更高,并且存在禁售期。 而對于投資人來說,如果退出方式存在延期或者無法變現的可能,就會積累風險。據嘉豐瑞德產品研發中心研究顯示,近兩年之內通過IPO退出的案例占總退出的比重逐漸降低,但是從賬面回報率的角度來看,IPO依然是投資機構最理想的退出渠道。 二、并購退出方式 并購,指一個企業或企業集團通過購買其他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股權或資產,從而影響、控制其他企業的經營管理。 通過并購退出的優點是不受IPO各項條件限制,并購方式靈活、花費時間也較少。同時還能夠共享企業資源,達到效率優化的目的。但是,并購退出的缺點是收益率遠低于IPO,退出成本也較高,對公司的合理估值也存在一定挑戰。因此,很多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機構不考慮選擇并購退出的方式。 三、新三板掛牌退出方式 新三板是主板的“跳板”階段,掛牌新三板就是沖刺主板或中小板的預備期。目前我國新三板的發展存在一定瓶頸,但也具備很多優勢吸引眾多擬上市企業掛牌新三板。新三板的優點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發展比較快,機制比較靈活。并且新三板掛牌時間短,掛牌成本低,比主板寬松,也得到了一定國家政策的扶持,這些都是吸引企業家掛牌的理由。 但新三板的問題是流動性差、退出價格昂貴等問題,主要原因是投資者門檻比較標高,并且做市券商的定位偏差、做市商數量不足、政策預期不明朗等。但由于新三板市場具有一定的融資功能,因此也有并購的預期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對于中小型企業是比較好的選擇。 四、股份回購退出方式 回購退出對于業績蒸蒸日上的盈利型企業來說是最為理想的方式。根據雙方簽訂的投資協議,創業投資公司向被投企業管理層轉讓所持公司股份。
一方面可以保持公司的獨立性,企業家重獲企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另一方面交易的復雜性和成本都比較容易控制。但詬病在于回購退出的收益率遠低于IPO的方式,同時要求管理層找到優質的融資方,為回購提供資金支持。 五、清算退出方式 這一股權退出方式屬于企業家最無奈的選擇,在確定失敗后應該盡快采用清算方式退出,盡可能多地收回剩余資本,操作方式一般分為虧損清償和虧損注銷兩種。清算也可以稱為企業倒閉之前的止損措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式,優點是能夠收回部分投資,缺點是項目的投資遭到虧損,無法實現資金收益率。 在眾多股權退出的方式中,符合利益訴求的退出方式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表示,任何一種退出方式都不可能百分百完美,退出機制只是一個環節,而對于企業長期的價值投資和盈利能力判斷才是投資獲利的關鍵。
并且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僅憑個人的理財經驗進行股權投資具有巨大的風險,如果通過專業的第三方理財平臺進行股權投資,一方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有機會接觸到更好的項目。未來的五到十年是股權投資的黃金年,選擇專業穩健的方式進行股權投資才是機構和個人的理財捷徑。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