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長朋友: 你們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素質教育,研學旅行作為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內容和途徑也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特別重視。在國務院指導下,國家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下達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等文件,各地教育部門都已把研學旅行列為了主要課程。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教育的真諦。前者可豐富學問,廣納智慧;后者可了解社會,開闊眼界;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本次研學活動的目的地臨沂,不但是中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哺育出了許多忠孝仁義的杰出人物;更是我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是紅嫂精神的誕生地、沂蒙精神的發源地。 ![]() 沂蒙地區歷史名人眾多,故事感人肺腑。智圣諸葛亮忠公體國,告訴孩子什么叫擔當奉獻;書圣王羲之刻苦習書,教孩子如何百煉成鋼;算圣劉洪發明珠算,告訴孩子什么才叫鉆研創新;王祥臥冰求鯉,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至真至孝…… ![]() 戰爭年代沂蒙黨政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創造的“沂蒙精神”,被習近平總書記定位為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并列的“四大精神”之一,并指示要不斷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不斷發揚光大。“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戰場”的壯舉,彰顯了沂蒙人民胸懷家國、勇于斗爭、無私奉獻精神品質。沂蒙母親王換于創辦戰時托兒所,為革命烈士養育后代;沂蒙紅嫂第一人明德英乳汁救傷員;婦救會長李桂芳帶領婦女以身體當橋墩,勇搭“火線橋”;全國最美擁軍人物于愛梅,繼承愛黨擁軍家風,自覺傳承沂蒙精神…… 可以說臨沂之行既是智慧之行、文化之行,又是紅色之行、傳承之行。參加此次研學旅行,可以增加孩子的社會閱歷,鍛煉自我管理能力和團結協作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他們真正成長為新時代有德有才的國家棟梁。 ![]() ![]() ![]() 通過與老區群眾的近距離接觸,參加如碾米、推磨、烙煎餅、做豆腐、旋粉皮、紡線織布、“運送軍糧”等擁軍支前體驗活動,感受戰爭時期老區人民工作生活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我們的研學導師團隊,全部由優秀退役軍人并全是黨員組成,其舉手投足間都帶有軍人之“魂”,可有效啟迪、影響學生。 ![]() ![]() “沂蒙紅色研學之旅”就是把“行路”與“讀書”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提高綜合素質,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授之以漁,教以本領,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開拓進取,行知高遠! 我們將與您一道,為了孩子的明天,奉獻我們的智慧! 此致 敬禮! 山東萬和德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山東蓉蓉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沂蒙儒將研學旅行基地 沂蒙精神紅色研學基地 電話0531-82700912手機:13969060729/15098715379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