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為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連續被監管部門通報批評、勒令整改后,今日頭條終于品嘗到“低俗的代價”——《中國經營報》最新的一篇報道《今日頭條廣告主觀望估值縮水20% 萬人審核流程揭秘》認為,經過近期的連番打擊后,今日頭條的估值損失預計將達到20%。 如果估值縮水20%的話,無疑將會極大地影響到今日頭條正在積極進行的最新一輪融資。在2016年末的D輪融資后,今日頭條的估值達到了110億美元,隨后的2017年底,今日頭條曾以30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融資,到了今年3月,今日頭條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時,再次提高自身估值,將新估值定為500億美金。但是,如果估值縮水20%,將對今日頭條的E輪融資產生很大的影響。 《中國經營報》調查發現,從表面來看,今日頭條正拿出實際行動來對內容進行規范、整改。自張一鳴公開致歉,并宣布將審核團隊從三千人擴招至一萬人后,位于天津南開區智慧山的今日頭條內容質量中心正在疾速擴張隊伍規模。但是,當《中國經營報》記者以面試者的身份與文章審核組的兩位組長交流時,對方卻表示,版權抄襲“不屬于審核工作范疇”。這也意味著,“版權問題”仍然是今日頭條當前整改的盲點,在未來仍然可能引爆。 即使先不談版權問題,整改對今日頭條的負面影響也已經開始顯現,《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的專業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在此情況下,今日頭條的投資人會擔心投資標的的安全性而變得很謹慎,新的投資人暫時也不會進入,原有的投資人無法退出,這就造成了一種流動性風險,進而影響整體的估值。此前其他媒體人士也撰文認為,如果來自監管方的壓力進一步強化,今日頭條正在進行的E輪融資,或有極大可能受到波及。 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的專業人士甚至認為,“未來三四個月將是決定這家公司命運的關鍵時期,若沒能挺過這一輪的系統性風險,會遭受滅頂之災。” 今日頭條目前的問題不是營收業績,而是當下面臨的系統性風險,而這種系統性風險主要來自政策和法規。自3月29日被央視曝光“二跳廣告”以來,今日頭條旗下一系列產品因內容問題接連被監管部門通報。火山小視頻被迫下架十余天整改,內涵段子則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強令永久關閉,今日頭條也被處以三周內無法被下載的處罰。 其中,內涵段子一直是今日頭條第二大APP,其被強令永久關閉對于今日頭條的打擊可謂深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表示,在督察“今日頭條”網站整改工作中,發現該公司組織推送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和相關公眾號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引發網民強烈反感。為維護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清朗互聯網空間視聽環境,依據相關法規的規定,總局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眾號,并要求該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產品。 據智察大數據顯示,內涵段子的月活用戶數至少達到2000萬。業內人士表示,新浪微博擁有1億日活,市值250億美金,如果按照微博的單個用戶市值來算,一下損失2000萬+日活,相當于損失了四分之一,也就是說,今日頭條起碼得損失50億美金的估值。 易簡財經認為,在今日頭條電線桿式的低俗生意被監管層嚴厲地一刀切掉之后,今日頭條已經不可能再維持500億美金的估值,如果能去除掉今日頭條矩陣中的低俗內容,今日頭條的估值就算被腰斬,也不足為過。 比估值縮水20%甚至腰斬更嚴重的是“滅頂之災”。《中國經營報》采訪的專業人士就表示,“如果今日頭條依然不做整改規范,那么確實會有滅頂之災的可能性。”當前考驗的是張一鳴等高管團隊對法律意識的重視程度,以及對產品和人員的管控力度,而未來的三至四個月將會成為決定這家公司存續的關鍵階段。 《中國經營報》調查發現,整改對今日頭條的影響正從產品內容蔓延至營收,很多廣告主都開始觀望而不是繼續在今日頭條上投放廣告。有的廣告主直言,“今年年初的時候,今日頭條被整改,好幾個頻道的內容都停止更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果斷中止了和他們的合作。因為沒有瀏覽,就更不會有轉化了。” 今日頭條所品嘗到的“低俗的代價”,如今看來實在是有點兒大。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