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詩人泰戈爾有一句名言: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最近的中興事件中,我們都在嗟嘆在芯片這一關鍵技術上的受制于人。殊不知,一場更為嚴重的規則層面的全球搶跑已經打響,這一輪如果輸在了起跑線上,我們未來將面臨更加痛苦的境遇。![]() 在計算機和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我們的最大遺憾就是中國的公司沒有參與到互聯網治理的核心層中,或者說,互聯網的規則制訂和架構,沒有中國人的身影。這一點的弊端,現在人盡皆知。最近一位知名專家對此的點評和警告,在互聯網上再次刷屏。專家告訴大家一個通俗但卻是觸目驚心的真相,那就是如果美國對中國發起互聯網戰爭,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將瞬間無網可用。 作為中國區塊鏈投資界的先驅,山東領航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共贏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領航系統創始人屈建行老師說:必須把握區塊鏈發展的脈搏,才能贏得未來。 ![]() 2018年如果說是區塊鏈的大熱之年、泡沫之年的話,心懷疑慮的我們,其實正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在區塊鏈領域,二十年前錯過末班車的一幕有可能重演。區塊鏈作為唯一具有挑戰互聯網可能性的下一代全球發展引擎,我們不能再缺失對規則的把控權。而這一權力,就蘊藏在公有鏈之中。現在大家對于規則、共識、秩序這三大核心對人類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已經具有共識。公鏈之爭,就是共識之爭。公鏈作為區塊鏈的核心設施,本質上就是要構建一個最大的生態系統,獲得所有人的信任,包括投資機構、開發者、社區用戶、二級市場投資者等等。而一旦公鏈建立,未來就具有自我循環的能力,從而成為區塊鏈中的鏈接萬物的生態圈。在未來人類整個區塊鏈中,這樣的生態圈,不過是個位數。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先生曾經指出:歐美圍繞以太坊建立起來的那些基礎金融協議百花齊放,美國的 EOS 超級節點的競選如火如荼,日本的 Cardano 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韓國對 ICON 的支持不遺余力。 公鏈未來的競爭就是特別厲害的技術、資本、運營團隊結合,進行規模化作戰。規模是公鏈能否勝出的至關重要的節點。可惜的是,目前我們看到大多是其他國家的公鏈在引領風騷。而我們國家非常缺少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區塊鏈發展新方向,提出全局性新思路、新戰略,開創新局面的領軍人才。但我們可以在公鏈團隊的合作中發揮優勢,彌補人才差距。 對于如何選擇區塊鏈項目和進行價值判斷,屈建行老師給出了相關的總結: 第一是看公司和項目是否合規性。現在很多的項目都沒有注冊,也沒有合法的載體。假設國家要取締項目一定先取締這些沒有身份的,清零的風險很大。所以,區塊鏈項目首先要做到合規。 第二是看底層平臺是誰的。區塊鏈開發必須基于一個底層平臺,如果是基于國外開源的如以太坊等,開發再多再好的應用最終也是給別人添磚加瓦。如果能自己開發底層平臺,那更是意義非凡。國內目前自主研發的主鏈如布比鏈、新星鏈、小蟻鏈等,都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第三是看場景是不是能落地。應用場景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關鍵,目前基本上沒有非常成熟成功的區塊鏈應用出現。這也正是區塊鏈平臺發展的必爭之地。 第四是看技術人員和投資人的水平。這里要看項目有沒有知名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背書,以及有沒有可信的技術大咖、擅長市值管理的運營顧問等等。 第五是看營銷團隊。鏈圈大部分人都是做技術出身,其實區塊鏈項目找一些公關策劃高手作合伙人,更有利于區塊鏈項目的后期推廣和發展。 第六是看項目發起人,一把手非常重要,這個人得胸懷天下,眼光高遠。 屈建行老師鼓勵區塊鏈從業者說,現階段區塊鏈發展中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公鏈的不成熟,但這恰恰也是最大的機遇所在。希望我們的區塊鏈從業人員,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造福國家、造福人民、也造福自己。
央視記者:方有念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