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聚焦山東諸城訊(上官蕭陽 陳斌)千年酒史,密州飄香,純糧釀造,傳承非遺。 近日,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密州酒釀造技藝孕育的經典產品密州春酒列入諸城市博物館收藏展示項目。 千百年來,山東諸城一帶流傳著一種經典傳統技藝——密州釀酒工藝。它是一代代密州人歷經滄桑、千錘百煉的智慧結晶,是中華農耕文明所孕育的一朵奇葩,亦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濰坊市非遺保護機構將其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密州釀酒傳統釀造工藝在保護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釀造品牌,貫名齊魯,走向全國,堪為非遺傳承先鋒,生產性保護非遺的典范。 密州釀酒,古稱密州燒鍋。因其香氣濃郁直沁肺腑、余味無窮流傳千年,而被民間廣為傳頌,稱為“北方神曲”。其傳統工藝技法獨特,內涵豐富,酒味異香,人間稱奇。有史料證明:密州釀酒距今已有5000余年歷史。宋代釀酒把頭趙杲卿,元代把頭孫洙,明代把頭李泉,清代把頭小劉把頭,直到民國時期釀酒把頭王旦亭、王長貴等,代代傳承人物均有歷史記載。由于技藝神妙絕倫,歷代民間爭相拜師學藝,代代相承。經過不斷實踐,不斷提煉,傳統技藝愈趨成熟,歷久彌新,久經不衰,成效愈發顯現。據考證:宋之前為發酵酒;宋之后開始蒸餾白酒;宋元時期為密州燒鍋。至清代,釀酒技藝已漸成熟,酒業旺盛。1944年,濱北專署集7家燒鍋于一體,成立諸城國營酒廠,建國后,成立山東諸城酒廠,2005年,董長安成為密州酒的傳承繼承人和掌門人。自此后,密州燒鍋傳統技藝得到了完整地保護、傳承與創新性發展,形成了全面、系統、漸序、嚴謹、內涵豐富、極具特征的釀酒工藝流程。其傳統制曲被千年延用;精細操作被稱為“酒中之魂”得以發揚;選料配料秘訣,奧妙無窮;釀造流程嚴格遵循糧必精、水必甘、器必潔、曲必陳、貯必久、工必細、管必嚴的千年酒規。嚴密精細,一絲不茍,匠心釀造,始成美酒。 酒與人們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生發出諸多與酒相關的故事,酒與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有關,與地域文化、自然條件也相關,因此,地域文化決定了每個地區的傳統酒類。密州春酒是魯酒的代表性品種,其香型上的獨特而兼容的特點,與齊魯文化的包容、醇厚的特性是一致的。 密州春酒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故土情結、時代情結和文明情結。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