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后,有不少普通投資者關心起銀行利率的問題。而今年的銀行利率基本沒什么變化,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的儲蓄利率依舊為活期0.3%,一年期1.75%,3年期和5年期2.75%。 常言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想做好理財投資,首先就要積累財富,而儲蓄是必然的階段,所以學會如何儲蓄十分重要。有人說,不就是存錢嗎?去銀行存錢不就行了? 嘉豐瑞德理財家學院資深講師表示,儲蓄也是有竅門的,并不是胡亂存錢就認為理好財了,這或許對你的財富積累不利。今天就普通投資者關心的財富積累誤區問題,給大家說一說。
, 不知道存錢的技巧 目前,銀行的存款方式有很多,但存錢時,不少人只知道其中的一種方式。最常見的就是每月結余存銀行活期,或是將一筆大錢存定期,但選擇這樣的存錢方式利息就變得更低了,換種存錢方式,可能就會讓你的收益有所增加。 比如將每月強制儲蓄的那部分錢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而大金額的錢可以選擇金字塔式存款、組合式存款等方式,不僅能充分利用上每一分錢,還獲得更高的利息。 先消費后存錢 很多人遲遲無法積累到足夠的財富做投資來錢生錢,其根本原因就是存錢的思路不對。這類人往往遵循先花錢,剩下的錢再存起來,而如果在存錢之前,消費過度,甚至月光,這就會破壞自己積累財富的步伐。 所以,強制儲蓄是很有必要的。嘉豐瑞德理財家學院資深講師表示,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決定自己每月必須存入多少錢進行儲蓄,剩下的錢再用來消費,這樣就不會終止自己財富積累的腳步了。 逾期不取或提前支取 銀行定期存款時,很多人會忘記自己存款的到期時間,往往逾期了還沒將錢取出來。其實,按照儲蓄管理條例規定,定期儲蓄存款到期不支取,逾期部分將會全部按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利率計算利息。 也就是說,如果不注意定期儲蓄存單的到期日,很容易損失利息;同樣地,還有一種情況也會損失利息,那就是提前支取。如碰到緊急情況急需用錢,有些人就會將存入銀行定期的錢取一部分出來,那這部分錢最終只能按活期利率來計算,從而造成利息損失。所以,規劃應急準備金才能防止突發事件,減緩自己財富積累的腳步。
只選擇了儲蓄 有些人覺得銀行很安全,比較靠譜,而理財產品有風險,所以只會選擇儲蓄來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 事實上,現如今銀行儲蓄的利率太低,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理財需要,如果對風險較大的投資感到沒把握,可以選擇穩健理財產品,或是采取穩健理財+激進理財組合的方式,均衡風險和收益來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以上4點是普通投資者在儲蓄階段可能遇到的誤區,希望大家謹慎注意,也可以尋求專業理財機構幫助你做好財富管理,合理地進行理財,幫助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品,最終實現財富自由。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