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我國私募行業規模發展非常迅速,據中基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已達23400家,私募基金規模達12.04萬億元,其中百億級別私募達到了210家。 隨著私募的快速發展,各種投資策略不絕于耳,甚至有三方平臺排出了各策略業績榜單。而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很多人對私募各種策略還不是很了解,投資也就云里霧里,人云亦云。針對這樣的問題,嘉豐瑞德理財小編整理出了當前私募基金常用到的幾個投資策略,希望能幫助你做好私募投資。 第一類: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是我們見的最多的,當然也是市場上比較最主流的投資策略,凈值分析主要對標滬深300指數。據三方權威機構數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共計15652只基金中有9133只是股票策略型基金,超六成的比例。
此外,股票策略還分為股票多頭策略、股票多空策略和股票市場中性策略。 (1)股票多頭:即基金經理看好某個公司股票,便低價進行買入,待未來股價上漲后再賣出,從而賺的利潤。 (2)股票多空:即基金經理買入被低估或具有成長性的公司的股票,形成多頭組合;與此同時通過融券賣空股票或直接賣空股指期貨等建立空頭頭寸,來降低投資組合波動。通過一買一賣從而達到控制投資風險的目的。 (3)股票市場中性:在股指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上采取完全對沖的做法,主要通過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來鎖定既得利潤(或成本),規避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在牛市時,此策略常常會有不錯的賺錢效果。 第二類:CTA策略 CTA策略,即管理期貨策略,主要是做期貨類多種類的投資,包括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等,基金經理通常會根據預判的價格走勢做出多空倉的操作,多品種類組合投資,保持較低的相關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散風險,凈值分析主要對標中證商品期貨綜指。 第三類:固定收益策略 固定收益策略,其實就是做債券投資,此投資策略的收益一般。凈值分析主要對標中證綜合債指數。如今債市短期料陷入震蕩,建議暫時不做債市投資。
第四類:其他投資策略 宏觀策略:通過觀察國內外市場的宏觀經濟狀況,并對相關投資品未來的走勢進行分析,然后再投資到股票、期貨、債券等各類投資品中。嘉豐瑞德理財小編認為,此策略也對基金經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能對國內市場的宏觀事件具備敏銳的嗅覺及準確的判斷力,還要對各類投資品比較了解。 事件驅動策略:此策略主要是分析重大事件的發生概率及未來可能會造成利好和利空,然后進行提前布局,待獲利后擇機退出,通常是定向增發、參與新股、并購重組、熱點題材以及其他特殊事件等。 相對價值策略:主要是利用相關聯資產間的定價誤差建立多空頭寸,通過套利賺取價差來獲得收益。 第五類:組合基金投資 組合基金,目前常見的主要是兩種,FOF基金和MOM基金。 FOF(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由專業機構篩選私募基金、構造合理的基金組合,同時參與不同策略的多只基金,業績相對平穩,投資者是直接投向現有的基金產品。 MOM(Manager of Manager),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投資者是將資金交給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進行分倉管理,更具有靈活性。
嘉豐瑞德理財小編總結一句,購買私募產品,就相當于投資者將錢交給專業機構打理,私募機構幫你上班賺錢,還是那么一句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當然,能找到一家不錯的私募機構及優質的私募產品是重中之重,這也可以尋求三方機構幫助你,就更省心了。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