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私募基金備受國內眾多高凈值人士的歡迎,截止2018年4月底,私募基金規模達12.48萬億元。私募基金主要以更為靈活的投資方式和個性化的服務吸引了眾多高凈值投資者。 與其他理財產品一樣,私募投資也是有風險的,因此比較適合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且擁有可觀投資資金的高凈值人士進行配置。那么,投資者購買私募基金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方面的知識點,希望能讓你更加了解私募基金。
你必須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根據《資管新規》對合格投資者要求,除單只私募基金投資額不低于100萬元外,同時單位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得低于10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凈值不得低于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少于40萬元。 可見,我們投資者必須滿足這三點,一是你必須是合格的投資者,其次投資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另外還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投資資金。 私募基金投資必須“量力而行” 私募基金投資,投資者必須要做到“量力而行”,要從自身的理財實際需求出發,對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的標準,判斷自己是否符合私募基金投資的標準,并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產品。 摸清私募管理人“底細” 一個合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須要在中國基金業學會進行依法登記,然后才能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 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表示,在購買私募基金產品之前,投資者可以通過登陸中國基金業協會網來詳細了解基金管理人及私募機構的情況,然后通過正規機構購買私募產品。另外,投資者還需要多方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團隊、以往的業績情況、市場口碑和誠信合規等情況,綜合判斷后再選擇購買私募基金產品。
仔細看清私募基金合同 私募基金合同中重點并詳細地寫清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表示,投資者一定要仔細看清楚基金合同,重點看這幾點: 一是,基金合同是否符合基金業協會發布的《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看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合理性和完整性;二是,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條款,尤其是那些概念模糊不懂的表述,在現場一定要向基金管理人問清楚,小心披著一些機構“金融創新”外衣的違規募集資金。 應持續關注基金運作情況 投資者購買了私募基金產品后,還需要持續關注基金的運作情況,比如基金的凈值變化如何,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后期又是否按照合同規定的進行定期信息披露。 持續學習私募基金知識 投資者購買了私募基金產品后,后期還需要持續學習私募基金知識,比如瀏覽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閱讀金融報刊雜志及國家監管部門公布出來的信息等,仔細辨別私募相關業務或基金產品,不要被那些打著創新且有超高投資利潤的產品所蒙騙。
總之,在購買私募基金之前,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還建議投資者先去了解相關的私募基金知識,也可以通過第三方理財平臺購買,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你規避不必要的投資損失。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