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央行宣布第三次全面降準,決定從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等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頓時市場一片歡呼,此次央行降準與以往有什么不同?對股市、房市等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也有專家認為對股權投資前景非常利好?你怎么看呢? 央行降準:把貸款變成企業股 在4月25日,央行定向降準凈釋放資金約4000億元,而此次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量大幅增加,達到了約7000億元。
這7000億元資金,央行是這樣分配的: ①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行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于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 ②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于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一句話總結“把貸款變成企業股”。 關鍵詞一:債轉股。債轉股是什么意思?簡單地說是對企業的債權轉換為對企業的股權,將原本的還本付息轉變成按股分紅。 關鍵詞二:小微企業。資金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放開銀行貸款,資金將實實在在流入實體經濟。 對此,嘉豐瑞德(www.saferich.com)私人財富中心總經理陳真分析表示,銀行將貸款變為了股權投資,首先對股市來說屬于重大利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股價上漲,當前可以關注一些債轉股概念;其次,對房地產來說也是利好,因為從歷史上分析看,央行降準是利好,也能在一定程度緩解房地產資金收緊壓力,所以要想房地產降速運行短期內不能實現;另外,國家再次通過降準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這必定對股權市場的發展再次迎來利好,也預示著股權投資者或將成為未來最大贏家。 股權投資:是布局未來的最佳方式 孫正義在日本“失落的20年”期間,不是辦企業,也不是炒股,而是選擇投資中國馬云那個被所有人稱之為忽悠人的阿里故事。2000年,孫正義以2000萬美元進行投資,直到2015年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當時市值達588億美元,漲幅2900倍,一躍成為日本首富。 非常佩服孫正義“30年愿景”的長遠投資方式,我們暫不追求30年的投資,就10年,現在尋找到一家具備發展潛力,合規經營的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一定是面向未來十年,甚至20年的最佳布局。 分享企業家的智慧和成果,這就是股權投資實質。企業家是各國最稀缺的資源,他們能看到普通人發現不到的機會,并通過管理運營最終變成財富。普通投資者如果能通過股權投資找到這些企業家,就能伴隨企業家們一起實現智慧及財富共同成長。股權投資咨詢400-803-1818。
另外,嘉豐瑞德私人財富中心總經理陳真分析表示,投資者自己直接炒股,絕大多數均以告虧了結,真正賺錢的并不多。而且股權投資要比買賣股票的成本低。公司上市是需要大量成本投入的,交易股票也必須是按結果全部支付,這兩者就導致了極高的企業運營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最終還是會讓投資者支付。而股權就是企業的原始股,不做任何包裝,也不要進行任何的股份切割,更不會進行公開交易來做邊際定價,成本自然大大降低,那么投資者的投資成本也就降低了,投資利潤更高了。
“萬眾創業,萬眾創新” 的國家戰略,早已是一個股權投資時代開始的號召,政府大力支持高新科技、互聯網行業發展,鼓勵企業并購重組,以及注冊制、深港通等資本市場的制度完善等,到現在的央行降準,都是鼓勵創業股權投資,為股權投資市場鋪好路,促進實體經濟向好,我國經濟正在轉型發展,所以股權市場必然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當前也是做股權投資最好的時機!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