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幾十年來共享服務發展的脈絡,我們不難發現,財務共享服務在不同經濟背景、不同企業發展模式、不同信息技術下呈現出迥異的特點。而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財務共享服務的模式和價值也不斷在發生著進化。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更是促進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如何借助科技之勢,搭建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助力企業管理轉型升級,在近日結束的“2018首席財務官技術革新峰會”上,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總監陶誠對此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和剖析。 智能財務趨勢引領 構建業財稅一體化智能共享服務平臺 對于未來企業財務管理的形態是什么,陶誠用“數字化、智能化、互聯網化、電商化與共享化”來描述。傳統的財務共享系統,更多的是核算功能的延伸,為核算服務,缺乏管理會計的控制思路。作為具有多年管理會計咨詢與實施經驗的廠商,元年科技一直倡導“財務共享開道,管理會計奔跑”。可以說,財務共享是管理會計的基礎和前提。推進管理會計應用的前提,就是要構建以管理會計為導向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元年科技關于智能財務共享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新興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之上的。電子發票、移動應用、電商平臺、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為財務共享平臺的轉型升級帶來很大的空間。數據采集前端化、核算處理自動化、財務檔案無紙化、會計職能服務化、會計核算智能化成為可能。而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智能會計引擎以及基于自然語言的流程、預算、標準控制引擎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讓財務共享平臺系統變得越來越“聰明”。 重塑電商模式下的采購流程 企業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自動化、智能化流程里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新技術的推動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功能不斷完善。核算共享、資金共享、費用共享早已成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必備模式,資金管理、采購管理等也更多地依靠系統支持。在這種趨勢下,元年科技全新一代“業財稅一體化智能共享服務平臺”重構了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實現了交易透明化、流程自動化、數據真實化,使得企業無論是采購、報銷還是報稅,都會更加高效。 企業在線消費商城重塑了傳統采購模式。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或者費用管理系統上搭建企業商城,利用電商化平臺實現與供應商、客戶之間的無縫連接。比如,在辦公用品和日常采購上,商城平臺打通了京東、蘇寧、國美等供應商;在公務用車方面,商旅平臺打通了滴滴、易到用車等。另外,商城模式可以用于內部資源配置,支持企業建立自己的內部商城,把企業的大宗材料供應商引入商城平臺,把企業自有的公共會議室、公車等內部資產引入商城平臺集中管理,按協議價進行分配,實現內部運作的交易化采購化,進而提高內部資產使用效率。 通過企業商城,集團公司把財務權收歸到了總部,各分子公司只有采購權,支付由總部共享中心統一負責。對于財務管理者而言,企業商城搭建了一個智能化的財務管理平臺,有助于消除“財務業務兩張皮”的現象,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 稅務共享打通企業內外價值鏈 基于業財稅一體化智能共享服務平臺,推倒企業圍墻,打通內外價值鏈,實現企業與社會信息的高效交互,把外部的供應商、客戶、分銷商、經銷商、工商、稅務等都納入這個體系,打通內外、連接內外,借助“互聯網+”實現以電子交易票據為媒介的業務流、票據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同時,基于電子發票信息,打通稅務數據與交易的關聯,實現自動化的會計核算。 融合共享經濟和治理理念,稅務共享平臺以企業涉稅業務集中管理為核心,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通過信息共享、IT共享、服務共享和知識共享實現稅務機關、企業及分子公司有機結合的統一整體,從線下到線上、分散到集中過渡,消除信息傳遞的中間環節,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管理成本。通過稅務共享平臺,企業將交易管理、發票處理、稅務處理、會計核算、結算處理等全部業務在稅務共享平臺進行集中管控。針對對外開具發票與外部對內開具發票的不同點,建立從發票紙制單據、使用過程、風險提示到入賬存檔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同時使發票數據的準確性、報賬及時性等得到有效控制,從而達到降低稅務風險的目的。 總體來說,業財稅一體化智能共享服務平臺能為企業帶來三方面的價值:一是建立橫向聯通、縱向貫穿扁平化組織模式;二是在交易閉環中實時獲取各類管理數據;三是打造“智能財務核算引擎”,實現會計核算自動化。目前來看,財務共享對中國企業的價值正在從核算領域延伸到管理領域,它對管理會計的落地能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對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能起到更好的推進作用,并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助力企業探索和應用管理會計的“開路先鋒”。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