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海市正式公布“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上海將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此次“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與新任央行行長易綱所劃定的開放方向保持一致,旨在與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聯動推進,支持境外企業和投資者參與上海證券市場,支持境外投資者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從事交易活動,建成上海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等舉措。 行動方案中有26條涉及金融行業,具體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等多個領域,大幅放寬金融領域投資控股權。其中,銀行業外資市場準入、提升國內券商水平以及“滬倫通”試運行是最值得解讀的重點。
![]() ![]()
大幅放寬銀行業外資市場準入 這次“上海擴大開放100條”中,“大幅放寬銀行業外資市場準入”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意義重大!過去,外資銀行在滬設立支行的持股比例是有限的,而此次“擴大開放100條”支持商業銀行設立全資的外資金融理財公司,同時支持外國政府在中國境內發行債券等業務,這對于增強中國市場對已有外資企業的黏性,以及留住外資企業的投資熱情是一大利好措施。 過去,由于外資對中資銀行股權占比受到限制,不僅打擊外資入駐的積極性,同時也影響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收益預期。因為中國銀行股的股權相對分散,設置投資比例限制對于外資而言是不平等待遇。并且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很多外資企業希望購買到中國金融資產。因此,撤銷外資投資占比限制不但進一步開放了中國資本市場,同時也為外資機構的入駐投資鋪路架橋。 提升國內券商的結構 對于投資理財領域來說,這次通過“100條”擴大對外開放的另一層重要意義,在于將國際優質資本進入國內證券業,提升國內券商的結構。相對來說,國外優質券商在投行和機構服務方面有更為成熟的經驗,引進外資機構作為控股股東,將為國內的證券公司和金融機構帶來一定經驗共享和業務優勢。同時,也能為國內券商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契機,提升行業集中度從而淘汰不符合資質的券商機構。 “滬倫通”優化國內資本市場 “滬倫通”是針對上海資本市場和倫敦交易所已上市股票設計的CDR,而CDR是基于優質創新企業而設計開發的金融工具。因此,開通“滬倫通”有望進一步優化國內資本市場。而海外資金進入將引領市場風格趨向價值投資,同時推動A股市場的價值發現能力。并且,投資品種的增加將有助于內地投資者分散系統性風險。
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 嘉豐瑞德(www.saferich.com)理財家學院金牌講師李磊先生表示:在全球化和市場化趨向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實質性措施,將吸引國際優質資本進入國內金融業,通過國際資源優化國內資本市場結構,同時改善目前國有資本占國內金融業資本比例過高的現狀。 對于金融領域來說,未來市場間或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外資參股甚至控股集團,短期內會對國內的金融機構帶來一定沖擊。但是,競爭將倒逼國內金融機構自身的改革,有助于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國外投資者的進入也將增加國內資本市場的活力,有利于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 李磊先生表示: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怎樣在日趨復雜的趨勢變化中抓住投資機遇是最重要的,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步對外開放,未來挑戰與壓力并存,而投資者更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態度去對待投資理財市場。投資咨詢400-803-1818。 目前,國內達到合格投資者標準的高凈值人士并不在少數,但畢竟投資理財領域已經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專業。因此,投資理財的理想方案是咨詢專業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通過專業人士的市場經驗,行情分析以及個性化的投資方案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實現個人財富的逐步穩健增長。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