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要打破剛性兌付的意見,這意味著今后我們投資任何產品都面臨著虧損的風險。那么在當前形勢下投資者該應如何投資?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室主任曾剛分析,理財新規和配套《通知》是對資管新規的進一步細化,內容均在資管新規的基礎上制定,并沒有對資管新規進行修正或更改。一方面,對銀行理財業務、資管業務提出更具體更詳細的要求;另一方面,考慮到了新規實施的實際情況、銀行的壓力以及其他影響,為保證資管新規的平穩落地,對細節問題進行了明確,避免金融機構模糊解讀和過度解讀導致過度執行,緩解金融監管可能對流動性造成的沖擊,保證實體經濟融資環境的健康良好。 一方面,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首次明文確定銀行理財可以配置公募基金,此舉有望為市場引入“活水”,風格鮮明、業績穩定的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將更受青睞。 但另一方面,理財產品的銷售門檻降低疊加攤余成本法,大幅提高了在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相對吸引力,對貨幣基金形成了一定沖擊,貨幣基金的優勢或集中體現在稅收優惠方面。 “資管新規”對資產配置的影響 在國家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資管新規”應運而生對我們的資產配置會有哪些影響?銀谷財富相關負責人提醒,新規中銀行不得發售保本類理財產品、發行理財產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理財產品類型應向凈值型產品轉化等要點值得關注。 也有業內人人士分析,兩文件的出臺有助于緩和當前過緊的資金面,提振市場情緒,新規細則為資管新規在執行層面提供了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可關注中長期的機會。資管新規相當于對金融市場資產管理業務模式的整體重塑,因此打破舊有的、不健康的融資體系是必然趨勢。在保證防范風險、加強監管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操作過程中可以靈活變通,但打破剛兌、消除嵌套、統一監管等基本原則并未改變,資管新規還是資管新規,去杠桿仍在路上。 資產新規下如何提高資產配置能力 銀谷財富相關負責人表示,資產新規發布之后,給了資本金融市場更寬松的市場環境,也給了投資者更多的投資選擇。打破剛性兌付將是金融資本市場必然的發展趨勢,投資者唯有提升自己財富管理的水平,合理利用資產配置的方式優化管理資產才可有效降低投資風險,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也成為了當下投資者的必然選擇。 在復雜的環境下,如果投資者對市場時機的把握能力及資產配置能力比較薄弱,不妨選擇銀谷財富等專業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咨詢公司,通過科學的方式在個人財富管理方案中配備各種金融工具。銀谷財富擁有一支專業化的、經驗豐富的財富管理咨詢服務團隊,幫助投資者制定匹配的投資策略,為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高端保險、海外資產配置等全方位的財富管理咨詢服務,幫助客戶實現自身財富持續、穩定的增長。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