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心二意,永遠不能專注,其實有可能是我們家長自己的問題。![]() 我家的小啾啾從2歲開始,玩任何玩具只玩5分鐘就失去興趣;看書永遠都是快速翻翻翻,就扔到一邊;沒法乖乖坐定10分鐘,聽老師上課;看動畫片也喜歡頻繁切換畫面,好像看不進去;和小伙伴玩游戲也沒法集中注意力,團隊協作能力差。 在帶寶寶去專注力培訓機構,分析了寶寶缺乏專注力的原因我才發現,一切都怪我這個“愛打斷”的媽!比如小啾啾玩積木的時候,我會說:“你看你只會疊高推倒,還是媽媽幫你搭城堡吧”;又或者是小啾啾和小伙伴跑跑跳跳玩到一半,我問他渴不渴,先休息一下,過來喝點水吧;小啾啾翻書翻得很快,我認為他沒看進去,拿過書來說:“這個你看懂了嗎?翻這么快!”我以為的為孩子好,沒想到竟成了毀掉孩子專注力的根源。 ![]() 在學習了專注力機構的課程之后,配合在家里的專注力游戲,小啾啾漸漸找回了專注力,現在有關寶寶專注力的注意事項以及找回方法,我想在這里跟家長們分享下: 首先,我們家長一定不能打斷孩子,家長們戒掉這個壞習慣是最關鍵的一步。 其次是找適合練習專注力的游戲。比如“指令反著來”這個游戲,麻麻喊指令,寶寶做出相反的反應,麻麻說:“閉上眼睛!”寶寶就要睜開眼睛;麻麻說:“向前一步!”寶寶就要向后退一步。這類專注聽音樂或者口令,訓練反應能力的游戲,能夠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不知不覺中幫助他們建立專注能力。 ![]() 接著是閱讀。閱讀本身就是個讓人靜下來的過程,愛閱讀的孩子也一定會對生活有敏銳的洞察力,越會觀察就意味著越變得專注。爸爸媽媽可以專門挑選一個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比如周六下午4:00-5:00,爸爸媽媽和寶寶各自安靜看自己的書。爸媽是寶寶最好的學習榜樣,閱讀氛圍很重要!一開始,寶寶會蹦蹦跳跳亂竄,但是時間一長,寶寶收到感染后,就能自發的隨時隨地看書了。 最后呢是適度地讓孩子看合適的動畫片。選擇合適時長的優質動畫片,不僅能吸引孩子,更能讓孩子動畫片中學習到一些小道理。最近我們會陪著孩子看一部叫《小雞彩虹》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的每一集時長只有5-8分鐘,剛剛好符合孩子的專注力時長。而且動畫片中是用音樂來對話,和普通話對白不一樣的是,音樂對話需要你認真地去看去聽,才能理解動畫片講了什么。 ![]() 總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并不是強制來的,而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孩子喜歡的東西來一步步鍛煉他的專注力。很多時候,決定一個孩子長大后是否優秀,并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和學習習慣。因為只有夠專注,才能在某一領悟不斷探索,有所成就。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