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想要成就企業長青基業,就得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歸根結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贏東管家負責人表示,企業要走的長遠,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緊跟時代的步伐,加強自身修煉,迎接時代的挑戰。 新消費時代,企業的挑戰 佳能、尼康等相機文化顛覆了膠卷業巨頭柯達、富士的天下。 蘋果等智能手機淘汰了傳統手機,甚至顛覆了卡片數碼相機行業。 亞馬遜、阿里巴巴顛覆賣場形態,并繼而引發移動支付和物流革命。 在這個充滿了“精確供應”和“即時滿足”的互聯網時代,產品更新換代很快,企業的創新經營也迫在眉睫。因為大量同質化產品出現必然會削弱原有價值。 移動互聯網的洪流順勢而下,將傳統行業席卷進入到“互聯網+”新消費時代,同樣給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帶來了改變。比如百年老店的浮沉之路,就是在新消費時代比較明顯的例證。 據相關數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至少有16000家老字號,但時至今日,不少老字號紛紛破產。目前,全國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僅剩1129家。而在這1129家老字號中,發展比較好的企業占比只有20%-30%,多數“老字號”經營情況欠佳。 究其原因,有觀點認為,老字號的衰落,原因在于忽視品牌資產的培育和延伸,其落后的品牌理念和運營模式,難以迎合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好。老字號企業習慣于強調自身的“金漆招牌”,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導致在營銷、規模、菜品、人才等方面與時代脫節,這也是它們的痛點。 時代在變,消費在變,企業的發展該何去何從?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味因循守舊注定會被時代拋下。 贏東管家:“新車”上路,開足馬力展新征途 馬云在談到“新金融”時指出,傳統金融是給有錢人服務的,80%的人口和企業沒有被傳統金融機構服務到。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很多人有了智能手機,每天都用手機聊天、搜索、看資訊,甚至購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貢獻了越來越多的數據。普惠金融越來越走進普通消費者視野里。 當然,新技術的發展也使得提供金融服務更快、更便宜、更高效,也具有更強的可及性。與此同時,互聯網的發展變化也在創新著新的經濟形態。 比如,“車抵貸”的流行——即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汽車或自購車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或汽車消費貸款公司取得貸款。這種以汽車作為抵押物的貸款,做的就是小微企業、個人現金流短缺的生意。 就中國汽車金融的滲透率來說,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根據羅蘭貝格與建元資本《2017年中國汽車金融報告》,2014年-2016年,中國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分別為 20%、35%、38.6%,增長快速。 贏東管家正是看到了市場的機遇,作為一個致力于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信息中介平臺,贏東管家以車貸為主營。 據贏東管家的官方資料顯示,贏東管家為有資金需求和理財需求的個人搭建了一個公平、透明、穩定、高效的網絡互動平臺。用戶可以在贏東管家上獲得信用評級、發布借款請求滿足個人的資金需要;也可以把自己的閑余資金通過贏東管家出借給信用良好有資金需求的個人,在獲得良好的資金回報率的同時幫助了他人。 贏東管家負責人表示,隨著監管越來越規范,汽車金融平臺競爭將不斷加劇,贏東管家作為“新車”,以新姿態迎接新機遇、新挑戰。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