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以來,隨著資管新規政策持續深入調整,投資理財市場出現了高頻的P2P平臺跑路及各類違約事件。各類監管政策正在逐步出清各類妨礙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違規機構,通過監管動作規范金融理財市場達到新規預期標準。 截止6月,P2P問題平臺共計80家;截止7月,P2P問題平臺共計100家。4月至今,全國涉案金額高達2000億。面對動蕩的投資市場環境,投資者信心遭受嚴重打擊,市場呈現出了普遍的風險偏好下降。 嘉豐瑞德產品研發中心冉文君先生表示,市場監管環境趨嚴短期內會帶來市場的秩序重整,對于投資者會構成一定沖擊。然而,從長期來看,投資理財行業的高強度出清必然對投資者構成投資利好。
一般來說,趨嚴的監管環境代表市場各項指數進入筑底階段,同時也代表投資者抄底布局的黃金時期。然而,投資者該如何甄別優質靠譜的投資理財平臺呢? 以私募投資平臺為例。首先,投資者需牢記一家正規的私募機構應當要在中國基金業協會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并且能夠在協會網站公示平臺上查到公司信息; 其次,好的私募基金一定有優秀的托管機構,這樣才能確保基金資產由第三方進行保管,避免出現跑路現象; 最后,認購私募股權基金時,一定要關注這只基金是否具備托管人資質的機構為其進行托管監督。正規的基金托管人可以在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名錄中查詢。 除此之外,投資者在研判基金的投資價值時需要注重查看基金項目的投前投研、投中管理、投后服務以及后端退出等幾大環節。由于這些因素關乎該基金運作模式的規范與否,同時也是體現機構風控級別的重要窗口,因此對投資者的最終盈利水平預期至關重要。
嘉豐瑞德產品研發中心冉文君先生提醒投資者,在所有的投資中,投資者一定要牢記風控永遠是第一位的,并貫穿交易的全過程。尤其在違約率高企的2018年,投資者需要牢記安全比收益更重要。 此外,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需要甄選符合市場需求以及產業轉型方向的領域進行投資布局,因為符合產業轉型方向的企業才真正具備價值投資的意義和長期盈利的能力。
整體來看,今年投資理財市場處于深度調整期,A股也處于震蕩筑底階段。建議投資者利用市場向下的波動趨勢進行逆向投資布局。配置上則建議繼續重點關注醫療、教育以及產業升級方向,增加基建類個股配置,為未來的投資盈利積蓄可觀能量。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