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圓滿結束的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洛可可·洛客新物種設計展上,“廣東工業智造大數據創新大賽”在眾多展品中獨樹一幟。除占據一整面墻之外,包括LKK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北京)總經理李凡聰在內的主題分享中特別提到了此次大賽。

新物種設計展主題分享日現場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啟動“廣東工業智造大數據創新大賽”,并由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佛山市人民政府、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承辦,希望聚集全球的頂級人才,重點圍繞工業制造大數據,以應用為導向,發掘全球先進的智能制造應用成果,為政府下一步產業引進和招商引資提供輔助決策,促進廣東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據介紹,本次大賽以佛山市南海區為舉辦地,分智能算法賽和應用創新賽兩大賽場。其中,智能算法賽以“鋁型材表面瑕疵識別”為題目,面對南海區鋁型材標桿企業的真實痛點,要求選手以標準數據建立算法模型,提供快速識別瑕疵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完成智能升級。
而應用創新賽則以阿里云天池作為唯一競賽平臺,以工業智能制造為主題,設定供、研、產、銷四大環節,在全國范圍內征集智慧工業創新方案,要求能有效追溯質量產生原因、生產低效原因、能源高消耗原因等,并對相應的生產過程參數進行實時自動調優。篩選后的方案項目,將利用阿里云豐富的創投資源及龐大的人才資源庫,進行賦能孵化,最終實現智能化制造,為廣東省發展改革事業做出持續貢獻。

洛可可·洛客2018新物種設計展現場
近年來,人工智能已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從2015年國務院在《中國制造 2025 》中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到去年 7 月 ,國務院公開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國家的高度重視,促進了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
因此,在改革開放中走在經濟發展大潮浪尖的廣東省也緊跟步伐,將人工智能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今年3月,廣東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并在《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8~2030年)(征求意見稿)》中強調: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規模要突破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8萬億元;到2030年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
而隨著廣東制造產業信息建設的不斷完善,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的工業制造企業,已沉淀積累了一定數據資源,有舉辦大賽的良好環境基礎。如何用好現有的工業大數據資源,成為當前佛山市工業轉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這也促成佛山市與阿里云天池平臺在2018-2020年進行廣東工業智造大數據創新大賽合作,雙方在未來三年將共同打造智能制造領域的國家級賽事,以數據開放召集全球眾智,引導智能制造產業轉型升級和變革發展,提升制造企業生產智造能力,獲得持續競爭力。
據悉,目前佛山市南海區的制造業規模接近7000億元,更有著輻射珠三角、世界云制造基地的區位優勢,正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促進線上線下、國內國際跨界創新,提升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南海區區長顧耀輝曾表示:南海計劃用三年時間,將大數據產業培養成南海的支柱產業,積極推動大數據創新應用,努力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區。
據了解,本次廣東工業制造大數據創新大賽也是阿里巴巴與廣東省連續幾年的創新合作之一。早在2014年,廣東省政府就與阿里巴巴在廣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智能物流骨干網、云計算和大數據、公共服務電商化、縣域電子商務等前沿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此后,包括珠江啤酒、珠江鋼琴等一批廣東省制造業骨干企業都成功通過與阿里云的合作,來解決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痛點問題。

同時,本次大賽也是佛山市政府與阿里云天池的又一次合作。在去年舉行的廣東政務數據創新大賽即由佛山市南海區政府執行承辦,并有佛山市測繪地理信息研究院提供了大量高清衛星圖像,活動最終吸引到來自香港、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新加坡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3677支隊伍參賽,共同聚焦政務數據創新應用和跨界融合,促進政府綜合管理和服務能力提升。
自2014年推出以來,阿里云天池已經舉辦了近百余場高規格競賽,擁有覆蓋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超20萬的數據開發者,沉淀了多個領域的海量數據集和解決方案,并且為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輸出了包括但不限于醫療、交通、旅游、工業、物聯網等等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
據天池大賽官網顯示,本次大賽面向全社會開放,個人、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企業、創客團隊及人工智能研究機構等人員均可在10月8日前報名參賽,并將在11月下旬決出冠軍隊伍,贏得高達20萬元的大賽獎金。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