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部分地方官媒均在“不約而同”的聚焦凱里城區停車場收費“偏高”的問題。筆者從該“比較式”的新聞報道中發現“突出的問題”就是凱里城區的停車場收費標準“不統一”。這樣的報道對于廣大有車市民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在任何地方停車可以少交或拒繳”;對于停車場的經營主體單位或個人來說,這次的“新聞輿情”報道無疑把他們推上了風口浪尖。
生活在凱里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最近幾年凱里的飛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車輛的猛增給城市的管理帶來的壓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了緩解道路交通的擁堵,凱里不得不取締“馬路停車場”,“縮減人行道”來擴寬主次干道,在這樣的背景下,凱里的各類停車場應運而生,其停車收費價格“水漲船高”,由原來的3元、5元、8元漲到現在的10元、15元、20元不等。有時候仍然找不到地方停車,好多次筆者開著單位的車去洗馬河和北京東路辦事,幾分鐘的時間因為找不到停車場停在背街小巷,回來后被張貼了違停通知單,往往這個時候,別說是20元的停車費,30元的停車費筆者也愿意繳納,主要是方便。
筆者從該次的新聞報道中不難發現:凱里的停車收費偏高和不統一是記者報道的重點,在采訪凱里市發改局中未得到正面的回應。而記者在報道采訪過程中只字未提影響價格的決定因素--停車場的建設、維護、運營、利潤等成本,整篇新聞報道就是州醫院、蘋果山小區、世紀城小區、中博停車場、五月花等停車場的收費價格,報道的目的就是能少收費統一收費。
10月22日上午筆者走訪了報道中涉及的幾個停車場實地了解這些停車場的實際情況。有利用小區公共道路方便業主設立,也有開發建設單位自己開發建設和向相關單位租賃場地設立。
通過筆者的走訪了解,一邊是媒體報道和網友呼吁的停車費收費偏高,一邊卻是停車場經營主體單位“怨聲載道叫苦連天”,除去建設和設備成本等,筆者根據停車場經營單位提供的從業人員不完全統計,報道中涉及的停車場安置了近百人的就業。
10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萬企幫千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定發展信心、踏踏實實辦好企業。
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習近平強調,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政策。
停車場作為凱里民營經濟的一小部分在解決城市就業人員、方便停車等方面應該給予肯定;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市場經濟就應該選擇由市場因素決定,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給予跟蹤監督,這樣才會使凱里的停車場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過客)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