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新事物一樣,P2P也是個舶來品。這個舶來品在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期過后,終于在18年下半年迎來了它的“陣痛期”。如今到了10月中旬,距離那場爆雷潮的開端已經過去了4個月。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P2P行業的回暖。狂沙吹盡,始到真金,整個行業正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1、數據佐證,頭部平臺依然堅挺 據統計,9月月成交額1億以上的平臺數量占比從8月份的6.91%上漲至7.30%,以民貸天下為例,9月成交額已回歸至億級水平,出借人數在9月增長了42%;資金流方面,從8月中旬開始,資金流出現象明顯有所緩和,基本回到了6月初的水平。也就是說大部分頭部平臺都在安全運營,網貸行業在出清時期,并非一片哀鴻遍野,頭部平臺并未從根本上受到此次雷潮的震動。 2、監管政策暖風頻吹 進入8月份以來,監管先是對網貸整治工作提出了9項要求,接著要求平臺上報逃廢債“老賴”信息準備對此圍追堵截,接著又用10大舉措保障出借人利益。目前首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已被納入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系統,后續將分批納入長效治理。 緊接著,監管要求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協助化解P2P風險;出臺108條網貸備案細則對行業進行規范;119條自查自糾問題清單隨之下發。 不斷出臺的政策,讓整個行業感受到了監管的重視,出借人的信心開始逐漸回升。這意味著行業的發展方向逐漸趨好。 3、P2P普惠金融價值不可替代 實際上,互聯網金融平臺在設立之初,就肩負著普惠金融的使命,為傳統金融未能服務到的小微企業主及其個人提供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幫助其快速獲得資金。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網貸行業就不可能會消失,也不應該被消失。 種種跡象表明,p2p消亡論純屬無稽之談。行業用戶們要做的是理性思考,不必對這次的爆雷潮過度恐慌。 目前行業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還是有很多像蜂投網一樣可靠的平臺,為了保障用戶們的利益,一直加快合規化進程,以普惠的初心,為塑造更好的行業環境而努力。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