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國際商報訊 (記者 陳 晨 王 冰)書法起源于中國的漢字,中國人書寫書法把傳統放在第一位。中國人對書法藝術的愛好有近似癡迷。這也是個人個性和浪漫主義的情懷的釋放地。 方方正正的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與中國人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相符。方方正正的漢字演繹出的書法藝術,或豪邁或纖美,或端莊或靈動,在數字時代的今天依然是書法家們孜孜追求的境界。![]() 李國正,1952年元月生,自由酷愛書法,師承“二王”、顏真卿、米芾(米芾,北宋書畫家,因放任不羈,舉止癲狂,又稱“米癲”。 )等法帖,七歲便在墨香中凝神疾書,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右軍濯硯,竟成墨池,右手葬筆,終為筆冢。李國正臨池不倦,筆耕不輟,對書法孜孜以求,書法已成為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之思索,不通請教,正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使的李國正有了今天的書法成就,書法雄渾豪放、蒼茫凝煉、莊重大氣而不失風范。久習“二王”、顏真卿、米芾,筆鋒凝練爽利,輕松率意,深得魏晉古人行書意蘊。講究字體之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于隔行。 ![]() 古云:“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多年來,李國正始終潛心毛筆書法的創作與研究。一直以不自滿的特度對書法世界進行過不懈的探索與追求,憑著他的執著,李國正的書法逐漸走向成熟,已有很高造詣。但李國正從不驕傲,雖然秉承“二王”、 顏真卿、米芾。但李國正說:“寫書法就要學會寫字,字是寫給人看的,但誰一看你的字就像見到人一樣,要漂亮,字要有新意,要有自己特色的字體,每個人的字有不同,這就是性格魅力的體現,一味的模仿,就失去自己的性格魅力特點了。這就要先學古人,把古人當老師,把古人和老師的精髓學到手,而后再博采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特色書法。” 幾十年來,李國正憑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在書法的世界里艱苦地留下了一個個堅實的腳印。同時,對書法的領悟和研習也都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收獲。正是這種堅持不懈,時刻領悟,時時創新使的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書法展并獲獎。2005年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水協舉辦的“中國人與水”國際書法公益大賽書法組獲得銀獎。2009年在“中生杯”全國醫藥衛生系統文學作品獎活動中榮獲三等獎。二00三年七月 河南國際少林武術節 “少林功夫杯”書畫名家邀請展榮獲金獎。 ![]() 每一次的參賽,每一次的與名家交流,李國正對書法的領悟和研習也都有了一層新的見解和收獲。“廣采博取,對藝術的追求切不可浮躁,不追逐名利,淡泊事態,靜心黑白間,只為陶冶情操,忙于‘金錢’,就不可能創作出好的作品,追名逐利就失去了藝術的品位和價值。”現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汝州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的李國正如實說。這是這種淡泊名利一心創作,李國正的書法作品功力深厚,意趣高雅,用筆凝練,立意深邃。 ![]() “例行古人風,作書先做人。”這是李國正藝術人生的永遠信條。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