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訊 7月4日8:00,記者和遠在美國的中國繡娘四川羌族李興秀通了話,李興秀告訴記者,她在美國華盛頓參加2014中國主題民俗文化節,7月7日將赴加拿大的多倫多展示手藝,本月底回四川。下面是,李興秀從美國用手機傳回照片:![]() 圖右是李興秀 ![]() 圖左一李興秀 ![]() 圖左一李興秀 新華網華盛頓6月25日專電 2014年史密森民俗節“中國:傳統與生活的藝術”主題活動25日上午在華盛頓國家大草坪上隆重開幕。這是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參加史密森民俗節活動。 為期兩周的活動將推出婺劇、呼麥、舞龍等8項舞臺表演節目和剪紙、年畫、刺繡、風箏、制瓷等16種民間手工藝項目,以“春去秋來”、“養于地”、“朝向天”、“升月閣”、“五香廚房”等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組合,并輔以體驗、商貿等多個環節,向美國民眾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全方位展示中國傳統民俗生活的樣態、風格、智慧、藝術、情趣、美感。 活動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和美國史密森學會共同主辦。據介紹,這臺以“團聚”與“平衡”為主題的“中國展示”,聘請了來自中國15個省區市的120多名中國知名非遺專家、民俗專家、博物館專家和文化界學者作指導和現場展演,歷經一年準備,從數百個中國非遺項目中精選。 承辦活動的美方人員金素珍說:“美國人往往是通過電影、美食和中國城認知中國文化的某些方面。民俗節可以讓人們看到他們既熟悉又出乎意料的東西,并可以通過與中國民俗藝術家的交流了解精彩的中國故事。” 一年一度的史密森民俗節創辦于1967年,迄今為止,已有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名藝術家、手工藝人等在民俗節上展示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技藝,創下年均觀眾超過100萬人次的紀錄,是華盛頓地區最大的年度文化盛事。 這場文化盛宴還將于7月11日至13日移師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中國民俗文化節上再次亮相。 李興秀,中國非常有名的,四川民間羌族民間手工刺繡家,應邀參加了此次活動。 記者和李興秀,是2011年,在北京共和國建設者國慶座談會,暨國慶慶典時認識的,當時李興秀穿著自己繡的服飾,非常吸引人。李興秀給人的印象是:開朗,愛笑,善良,淳樸,美麗,友善,親和。相處三天,記者拍下李興秀多張照片,記者和李興秀多次交流學習,相互留下聯系方式,保持著良好友誼至今。 李興秀,女。年齡未知,記者曾多次問過李興秀,李興秀總是笑笑岔開話題,后來聽其他媒體人說,羌族人民不愛別人打聽他們私人信息。 據了解,李興秀,四川羌寨繡莊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及民族服飾設計師、茂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20世紀90年代初,李興秀女士試圖將羌族刺繡發揚光大,做起了羌族飾品和服飾的加工,靠著對羌族文化藝術的一種與生俱來的領悟能力,精湛的手工刺繡,在羌族傳統的服裝服飾基礎上,通過不斷探索,鉆研和實踐,現已能親手設計并制作各種款式的羌、藏服飾和各種手工藝刺繡品,并且深受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好評。2006年12月初評為阿壩州十大女杰。2008年榮獲四川省工藝百家十大民間工藝“羌繡”杰出傳承人稱號。 李興秀,女,羌族,四川省茂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2007年四川省人大代表。她出生在茂縣松坪溝鄉,6歲時跟隨母親學刺繡,10幾歲時已能飛針走線。她除了能繡花鳥、山水內容外,還能獨立創新,繡出羌族建筑物等。對于羌繡事業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現任四川羌寨繡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及民族服飾設計師、茂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20世紀90年代初,身為羌族婦女的李興秀女士試圖將羌族刺繡發揚光大,做起了羌族裝飾品和服飾的加工,靠著對羌族文化藝術的一種與生俱來的領悟能力,精湛的手工刺繡,在羌族傳統服裝服飾基礎上,通過不斷探索,鉆研和實踐,現已能親手設計并制作各種款式的羌、藏服飾和各種手工藝刺繡品,并且深受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好評。 2004年9月成立了四川羌寨繡莊有限責任公司。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及名族服飾設計師茂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 2006年3月獲阿壩州雙學雙賽女能手; 2006年4月為保護繁榮祖國民間藝術所作的艱辛探索及貢獻,入編《中國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家卷》; 2006年12月初評為阿壩州十大女杰; 2007年8月被評為四川省民間工藝《羌繡》杰出傳承人; 2008年榮獲四川省工藝百家十大民間工藝“羌繡”杰出傳承人稱號。 據悉,羌繡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現在,你看到羌族人們,穿著繡滿花朵的羌族服飾,這告訴我們羌族人民從古以來就愛美,家里的成員都穿著自己做的衣服,上面繡著形態各異的花朵,甚是美麗。 羌繡是我國傳統手工藝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早在明清時期,羌繡已在羌族地區十分盛行。羌族刺繡工藝的針法,主要有挑繡、納花繡、纖花繡、鏈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繡等。取材于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人們日常所見的花草、飛鳥、游魚、禽獸等。這些充滿生物靈性的自然存在被創造成為色彩繽紛的花紋圖案,多象征吉祥如意、憧憬未來的美好愿望。如“團花似錦”、“魚水和諧”、“鳳穿牡丹”等等。表現出羌民族粗獷豪放又不乏細膩的性格。 羌族刺繡主要用來裝飾衣裙、鞋子、頭帕、腰帶、飄帶、通帶、背帶、袖套、褲子、褲管、鞋幫、鞋墊、枕巾、手帕、衣邊、衣袖口、香包等,從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飾文化的歷史。據統計,羌族服飾的刺繡圖案就有數百種,真是五彩繽紛。這些裝點其美好生活愿望的刺繡工藝精湛,樸實嚴謹,布局巧妙合理,五光十色,深淺適度。使審美形式與功能形式自然地結合起來:一是出于穿戴的美觀,二是增加耐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羌繡凝聚了羌族人民對生活的祈禱和祝福,反映了他們超越現實的夢想,與他們的現實環境緊密相關。他們民族內心存在的感恩情節使得他們崇尚大自然,將自然繡于身上,這是他們的信仰。 羌族男子的服裝一般是藍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頭帕。男子長衫過膝,梳辮包帕,腰帶和綁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織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歡在腰帶上佩掛鑲嵌著珊瑚的火鐮和刀。 羌族婦女的服飾比較鮮艷,她們多穿藍色或綠色的花邊長衫,腰系繡花圍裙和飄帶,戴黑色頭帕。女子衫長及踝,領鑲梅花形銀飾,襟邊、袖口、領邊等處繡有花邊,腰束繡花圍裙與飄帶,腰帶上也繡著花紋圖案。未婚少女梳辮盤頭,包繡花頭帕。已婚婦女梳髻,再包繡花頭帕。腳穿云云鞋。喜歡佩戴銀簪、耳環、耳墜、領花、銀牌、手鐲、戒指等飾物。 羌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產業,這種產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整個文化的發展。我們得知羌繡是以它的針法特點、色彩的鮮艷明亮、用的粗線而與眾不同的。羌繡對羌族文化整體來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興秀,用人生繡出了許多的美麗羌繡,傳承給無數人,為人民為國家做出了無法估量的貢獻,值得可歌可頌。 李興秀,曾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和外賓接見。許多媒體已報道過。 李興秀,是中國最最美麗的繡娘。 李興秀的個人事跡,本網特約記者戴燚將繼續報道,敬請關注。 (特約記者 戴燚)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