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師周發猛”系列報道之一
導語:9月7日,“中國聲樂走基層.歌聲唱響中國夢——大明宮建材家居之夜·周發猛情系故鄉大型公益演唱會 ”將在西安交通大學思源學生活動中心舉行。在這個中秋節的前一天、教師節來臨之際,周發猛將和他的學生們一起感恩故鄉,為家鄉父老帶來一場藝術盛宴。
人物檔案:吳扎拉濤(又名吳濤),新疆伊犁錫伯族人。33歲,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少數民族演唱與理論研究方向)專業博士研究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聲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心中的草原》、《神六天壽》、《家在草原》、 《馬蘭花》、《八百里河套是我家》、 《察布查爾布哈》《草原我永遠的家》等。 采訪吳扎拉濤的時候,自稱錫伯族黑小子的他正在草原上采風,為他的博士論文做準備。因為他大多時間都呆在鄉下,電話信號斷斷續續,以至于采訪他的時間是耗時最長的。吳扎拉濤說,他走到新疆伊犁阿肯阿依特斯做基層采風,到老百姓中間去傳承哈薩克族古老的民間藝術形態,是為了尋找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還有20多天,他將帶著草原上的風來到西安與老師周發猛同臺演出,對此,吳扎拉濤興奮不已。 他人很隨和,沒有什么大歌唱家的架子 科教網:你最初是怎么認識周發猛老師的? 吳扎拉濤:我和周老師認識有十年的時間了。2004年我參加全國首屆聲樂器樂演出時我們認識了,周老師負責主辦北京賽區,也是全國的主要評委。從那以后我就跟著周老師學習聲樂、民族唱法。 科教網:第一次見到周老師是什么印象? 吳扎拉濤:第一次見到周老師時,他穿的軍裝,人特別帥、唱得也特別棒。我一直對穿軍裝的人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尊敬。 科教網:在你的心中周發猛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比如樂善好施、工作狂、好交友,請闡述一下。 吳扎拉濤:生活上他是我們的長輩,業務上他嚴以律己、專業上他對我們非常苛刻。練習的時候如果一個地方沒有唱好,他會讓我們唱很多遍,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歌唱技法上必須達到他所要求的標準。 他人很隨和,沒有什么大歌唱家的架子,一直是我們這些學生的榜樣。在做事的時候,他有時脾氣會有點火爆,但是對事不對人,過去就過去了。 周老師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去過他的安康老家,見到了他的母親。我的家務做得還不錯,和他的家人一起做飯、聊天。 走基層才會使得藝術的影響越來越持久 科教網:你最喜歡聽周老師唱的哪一首歌? 吳扎拉濤:我比較喜歡他的原創歌曲《媽媽》,唱得特別有感情。還有周老師唱的《東方紅》,我也特別喜歡。 科教網:在你的音樂道路上,周發猛老師對有著怎樣的幫助? 吳扎拉濤:周老師對我的幫助很大。在我學習聲樂最糾結最困難的時候給過我很好的建議。 科教網:這次周老師同臺、在周老師的家鄉唱響周發猛師生公益演唱會,你準備的歌曲是什么?有什么要對你的老師和觀眾說的? 吳扎拉濤:我演唱的曲目還沒有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首關于草原的歌。我在草原上長大,對草原有著特殊的眷戀。我去過西安很多次,但是和老師同臺,以公益的方式演唱還是第一次。西安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地方。西安的觀眾對藝術的要求肯定也非常高。我努力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將自己最好的音樂獻給西安的觀眾,希望大家滿意。 科教網:“中國聲樂走基層 歌聲唱響中國夢”周發猛老師將帶著你們走遍祖國每一個地方,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學校、走進工廠去演唱。在你看來,這樣的演出形式對于普及民族音樂,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吳扎拉濤:藝術走基層是非常有必要的。藝術來源于大眾,需要在一個特定的文化空間傳播,走基層才會使得藝術的影響越來越持久。精神文明也是中國夢的體現。文化下基層,將有利于推廣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同時吸收民族民間的藝術養料,最后更好地服務于老百姓。(科教網記者 李偉偉)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