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狐網 訊 出生于1952年,身高1米8,雖已年過六旬,卻始終保持最佳的狀態。他有句名言“當一個人把精力完全專注在運動或度假,工作的壓力就被拋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快樂。”愛好各種運動,尤其是極限運動,并把這種運動形式和精神注入企業文化。他,就是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陳妙林。
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陳妙林
企業運動是個考驗,考驗體力、意志力和團隊凝聚力
陳妙林:運動最大的好處,就是人的身體素質相對會好一點,第二個就是人的意志力會堅強一點兒。人要經常受點苦,你在忍受極度痛苦的時候,你還能夠堅持下去,那么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就不會再碰到太大的問題。
今年,開元騎行隊再次出發,開啟“新藏線”之旅,從5月25日到6月17日,歷經23天,實際騎行17天2823公里,徒步53公里,轉場1636公里。在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陳妙林的眼中,這是一次具有挑戰性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騎行。
“新藏線”,最具挑戰的是要翻天山公路,經塔里木盆地,穿越500多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無人區,爬帕米爾高原,翻越昆侖山脈到達中國西極;進藏北高原、阿里高原、翻越岡底斯山,抵達世界第一圣山岡仁波齊。其難度最大時是“川藏線”的一倍。
陳妙林:進入新疆第一天我就開始拉肚子,第三天正好進入“川藏線”。從葉城出發,第一個爬5000米山頭的時候,就碰到拉肚子,騎半個小時下來一次,騎半個小時下來一次,甚至到后來,荒郊野地,沒有衛生間,在野地上,人蹲下去之后就站不起來。一個是累,一個是拉肚子,沒有力氣,在拉之前,旁邊的石頭壘一壘,站起來的時候可以扶一把。我總不能在拉肚子的時候,讓隊員在來幫我,這是不禮貌的事情,也不好意思,所以采用這個辦法。那一陣子,差一點兒,就有要放棄的念頭。我們保障車的隊員下來,他看我臉色不對,說陳總實在不行的話上車吧,我們這五公里不會和你計較。我說不是計較不計較,我從心底里來說,我能堅持到的,我無論如何要堅持到。最后還是勝利把它完成,老天救了我,天佑我也。
已經62歲的陳妙林,一次又一次組織極限騎行,在外界看來,未免有些“自找苦吃”。但作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和領導人,陳妙林卻有自己的理由。
陳妙林:我們騎行其實就是一種挑戰,騎世界上最難騎的路,去訓練我們的體質、鍛煉我們的意志。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就是我的人生格言。你有這個良好愿望不一定能夠做好,但是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像我們騎車一樣,我說我不一定能全部騎完,但是我努力去把它騎完。
企業的創始人對主導企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不光是他的股權占絕對比例,他的影響力也是占絕對比例的。企業創始人的價值觀發生變化,就會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比方說,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我企業也不用做了,我們安安穩穩就這樣吧,做到一定程度,我們多分一點兒錢。所以,這一點也是我去努力鍛煉身體,努力拼搏的的原因。我要證明自己,我還不老,我還有能力去騎“新藏線”,我的價值觀還是在這個路上往前走,它沒有發生變化。我們講男人好折騰,折騰要有本事。什么本事?要有身體條件去折騰。
我在65歲之前,我一直會騎車。一直騎到65歲退下來,退下來等交班以后,在企業的分量慢慢縮小,我們的企業就會健康發展。因為年紀大了往往會糊涂。我在不糊涂之前一定要退下來,讓年輕人掌握企業,那我們企業的前景才會更好。
開元“新藏線”騎行隊共15名隊員,來自于各個崗位,除了兩個22歲的年輕隊員,其余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家。62歲的陳妙林,在這次騎行中遭遇了來自惡劣天氣、年齡和身體帶來的不適,艱難的時候,甚至一路靠喝藿香和注射葡萄糖來維持體力。但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放棄,身體力行地為隊友、為員工做榜樣,感染著每一個開元人。
陳妙林:除了體力的考驗、意志力的考驗,最大的感悟,還是要有一個團隊。我剛才講,我身體不好的時候,我差一點完成不了。后來,我就想到了這個團隊,想到背后的兩萬多名員工,想到了這么多的網友在關注著我,我死活也不能退出,其他人退出都沒有太大的影響,我退出了,這個騎行就完全變味了。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所以這個團隊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騎行過程中,這個人的性格、這個人的能力、這個人的心態,在騎行過程中都一目了然,能夠看清楚這個人是什么樣的人。
我們開元有個人我們叫他沈堅強。他真的是很堅強,我們在長春騎香港的時候,他在北戴河摔了一跤,膝蓋就爛得一塌糊涂。后來十來天的騎行當中,他都是帶著傷騎行。你想膝蓋受傷發炎,每天騎行完就打吊針;你在騎行的時候,剛剛養好的傷一天騎下來又崩開了。你說每天都要承受這樣的痛苦,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高原反應到什么程度呢,幾次都沖到山路的排水溝里。高原反應,最初級的是想睡覺,稍微在深度一點就是腦子迷糊,他就到腦子模糊了。沖到溝里,他也知道危險,干脆就在溝里躺一下,躺一會兒再騎。到這個程度,沒有一定的意志力早就趴下了。他真名叫沈翔,后來我們叫他沈堅強。
所以運動,特別是極限運動,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能鍛煉一個人的心態,這個是非常有好處的。我經常說一句話,人要經常受點苦,你在忍受極度痛苦的時候,你還能夠堅持下去,那么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就不會再碰到太大的問題。
在開元的內部,其實是有兩個騎行隊的。一支是由董事長陳妙林帶領的“苦騎隊”,喜歡挑戰,要么不騎,騎的話每天180公里的路;一支是由總裁陳燦榮帶領的“腐敗隊”,享受騎行,一天四、五十公里,從蕭山騎到杭州城區,吃個飯喝個茶,再騎回蕭山。有人將其理解為開元高層管理的“剛柔并濟”。
陳妙林:其實,我們的管理風格倒是差不多,但是每個人的(性格)可能都太一樣、喜好也不太一樣。我比較喜歡運動,(陳燦榮)喜歡拍照片、書畫。管理風格我們大致相像。
開元的管理風格:第一個是比較嚴謹,我們做酒店的必須要嚴謹,嚴謹的工作作風、嚴謹的生活作風,這是我們開元必須的東西。第二個,團隊的凝聚力或者團隊的協調性,我們是需要強調的。譬如說,我們在騎行的時候,我雖然是董事長,但我不是隊長。一般我們都是聽隊長的,隊長說了算。當然隊長也會來找我商量,征求我的意見,但我不會去干預隊長的思路,因為他有他的要求,否則的話,就沒有辦法管理。企業內部也是如此,譬如說,我們總裁在管的事情,我原則上不去管,當然他也會征求我的意見,我盡可能不去越權。我要管的側重點在戰略上、在重大政策上,他要去管理的是具體的業務、具體的人事安排,會多點。
不僅是騎行隊,開元還有冬泳隊。在冬天會有考勤表,員工自行記錄每日冬泳情況以便自我監督和相互提醒。正是因為這種企業活動的影響和滲透,使得開元的員工管理也非常嚴謹。
陳妙林:做酒店的人有個特點,我們叫軍事化管理。以前我們整批招人的時候,我們都要經過部隊的軍事化訓練,一般一個月時間,從正步走開始,然后生活上也是軍事化的,定點起床,定時睡覺。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照規矩辦。
如此嚴謹、嚴格的企業管理,也許會讓外界好奇,開元是不是一個獨裁企業,大領導說了算?難道開元人不會質疑陳妙林的管理方式有問題嗎,會不會出現決策不統一的時候?陳妙林的決策是否遭受過質疑?
企業決策應該統一但絕不是高度統一
陳妙林:我們的決策大部分還是可以統一的,因為我們的團隊凝聚力還是非常高的。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愿望,所以整體說來還是比較統一,但絕對不是高度的統一。
高度統一是有問題的,要么是底下的人沒有思想,要么是底下的人有思想但完全依附于你,所以我們也有不統一的時候。
比如我們的房地產在2004年的時候超過了酒店產業,要不要把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還是把酒店業當做主導產業,我們有過爭論。因為他們都還年輕,年輕人的很多想法就是覺得哪個行業利潤高,我們就做哪個行業。2004年的時候,我們的房地產都超過了酒店業,他們這時候就有想法,酒店業的利潤很薄,我們要不要堅持把酒店業也作為主導產業。我也不想做這個定論。
后來我們足足討論了三個月,不是每天討論,就是過一個星期開一個談論會,討論要不要把酒店業作為主導產業。最后,大家統一了意見,達成了共識。房地產我們應該作為一個產業去做,而且要發揮它利潤高的特點,但主導產業還是要定在酒店行業上。
這個就是我們的決策討論,為什么討論這么長時間?我們其實統一也很方便,我說一句,房地產不作為主導產業來做,酒店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做;也可以說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做,酒店業作為輔助產業來做。這個我一句話就好了。但為了統一大家的思想,充分討論,大家心里達成共識,那樣的話對我們的工作是比較有利的。
在其他決策上,我們也會有一些分歧。在投資上,我們投資要不要做。做任何投資有一個長遠和短期的行為。短期的就是賺錢,長遠則會存在風險。在這樣的前提下,需要有個討論達成共識。
達成共識就是大家暢所欲言,我把我心里的想法告訴大家,大家也把心里的想法放到桌面上來,大家再權衡再統一,我們甚至是投票表決。前段時間,我們跟國有的一個酒店行業企業談戰略合作,等到大家不能完全達成共識的時候,大家投票表決。我們投票是9個股東,我會上宣布是以人為單位,而不是以股份的大小為單位。因為股份的大小,我一個人的股份就可以超過他們,就不用表決。我們就是以股東為單位,結果是7票反對,2票贊成,那么我們這個案子就沒有做下去。用這種民主的形式,用這種在思想上形成共識的形式來達成一個企業的重大決策。
企業,有嚴格的制度管理,也會有嚴謹的獎勵機制,像大部分企業一樣,開元也有自己的股權和期權激勵機制。
陳妙林:股權這一塊,我們做得還是相對好的。第一,開元的股權相對來說比較分散,現在我們有9個股東,我實際控股百分之五十幾,其他的是由其他8個股東實際控股的,這部分股份大部分他們不是出錢買的,都是分下去的,我們分給他們個人,也要根據他們的貢獻大小、任職時間的長短。所以,這也是我們開元凝聚力比較高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100多個總經理級別的管理人員,在我們香港的上市公司里有期權。這個期權,你做滿十年,這個股權就給你了,你可以賣掉,也可以享受分紅。或者說做到退休,這個期權也可以拿走。這個期權現在不多,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到兩百萬到四百萬左右,但是每年可以參與分紅,去年的分紅率是9.1%。如果你有三百萬,三九二十七,就有27萬一年的紅利可以分。這個也算是有一定激勵的。
我們以后還會有公司去上市,我們現在上市的是很小的一塊,今后酒店管理公司,輕資產這塊也會去上市。我們的目標是三年,三年之內把這塊東西上市,上市以后,這塊東西再拿出一部分來獎勵給他們。這樣的話,到退休,總經理一個人可能會拿到五六百萬的股權,這五六百萬的股權養養老應該說也是可以的。我們講500萬好了,如果有8 的分紅率,就是40萬,40萬一年的紅利可以享受。當然,如果你不相信我這個股權可以賣掉,也有五六百萬。這個期權激勵計劃現在都已經做好了。
做企業和騎行一樣,不僅要有充分準備,還要有節奏。什么時候加速,什么時候減速,什么時候一口氣走完最困難的路,都有講究。陳妙林的“預見”能力和“節奏把握”能力,也在開元酒店的經營管理中得以體現。似乎每一步都來得恰如其分,不早不晚。
企業不敢冒風險當然沒有什么大的收益;要冒風險就要付出相應代價
陳妙林:去年10月份是房地產的最后一次高峰。其實,去年10月份以前,我們就提出了中國的房地產肯定會出現一個拐點,這個拐點到什么時候,我們也說不準,因為10月份最后一波的房產還是非常好。到了去年的12月份,我在多次會議上強調了,我們要對房地產庫存去化,不拿新項目,對房地產庫存要加速去化,但是我們后來動作也慢了一步。
記得我去年九月底到十月初,我們從香港騎車到長春,騎車之前,我做了一個布置。我說對房地產庫存的區劃要加快,而且對房地產市場的變化要密切關注,未來將出現一個拐點。到了十月份回來以后,我連續地開會,催促他們采取行動,還是慢了一點。
這個慢一步是為什么呢?我們開元房產公司的人,他們一直是在勝利的喜悅當中,沒有預料到這個會來得這么快,因此慢了一點兒。
2013年12月份開始降價, 到(2014年)1月份我們全面降價。到今年3月份,我們全國的房價都開始下降,現在不要說了,大家都降價。降房價,我們是降得最早的,所以也引起了市場上對開元的一些非議,有的說我們開元資金鏈有問題,其實我們降房價不要說在浙江省在全國范圍內,我們降房價也是降得最早的。
市場的變化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原來我們開元做的酒店,基本上是大餐飲大會議,這是多年總結下來的,就是社會經濟發展越快,會議就越多;社會經濟發展越快,餐飲娛樂越興旺。現在反腐倡廉、八項規定出來以后,餐飲業營業收入下降是最快的,娛樂這一塊受到的打擊也很大。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反思,我們也在做調整,把餐飲規模調節下來,這個也是我們現在做一些高檔的露營式酒店、體驗式酒店的原因,這種體驗式酒店餐飲就會做得很小。
開元的穩健,與陳妙林的性格有關。2008年銀行利息調整,很多民營企業遭受打擊,開元卻一如既往的“穩”。 之后,他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企業不敢冒風險,當然沒有什么大的收益;反過來,你要冒風險,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在開元發展的26年里,陳妙林的領導風格也一直是這樣。
陳妙林: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在西湖國賓館召開了一個會議。在會議上,宋衛平跟我一起做嘉賓。當時主持人問宋衛平,宋總2008年的金融風暴已經過去了,現在迎來了2009年10月份房產形勢一片大好,希望你談一談2008年你是怎么過來的,現在又如何。宋衛平侃侃而談,就談了2008年差一點死去,他的企業差一點死去,人也差一點死去。他生了一場病,2009年又恢復了,他說我已經充滿信心 我要成為中國房地產的老大。那時萬科的銷售額是一千個億,但是宋衛平的銷售只有360多個億。他說,三年之內,我要超過萬科,超過一千億,他躇躊滿志的說了一番話。
后來主持人又問我,2008年怎么過,2009年又要怎樣?我說,2008年我日子倒沒有難過,但,2009年我也沒怎么好過,為什么呢?我說,2008年,我們以酒店為主導產業,房地產占的比例不高,所以我沒有多少難過。因為2008年沒有度過難關,所以2009年也不覺得怎么好過,我還是穩穩當當地在發展酒店。事實上就說明什么問題呢?一個企業不敢冒風險,當然沒有什么大的收益;反過來,你要冒風險,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要很大的代價,宋衛平現在來講就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個可能就是價值觀不一樣。宋衛平的價值觀是要做房地產的老大,我的價值觀就是一步一步的穩健地成長。這個好像騎車一樣,我們有很多年輕人他們過不了這個難關,年輕人有很大的潛力、身體好,有時候就往前沖,我們考慮到自己的體力,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等他沖不動的時候我就上去了,他就退下來了。
現在很多企業也是這樣的,蕭山現在的企業,很多企業本身自己還可以的,他的問題出現在哪里,就是互相擔保。這個互相擔保問題又是在2009年熱議的,我舉一個例子。
2009年的時候,我們蕭山開一個百強企業會議,會議上讓我介紹企業怎么穩健發展,會議的題目叫“抱團取暖會議”。就是好的企業,我們一百強企業都是比較好,怎么互相抱團取暖度過難關。讓我介紹經驗。我有感而發,我認為企業不能互相擔保,互相擔保是要出大問題的。怎么出大問題?我說,企業自己的風險我自己可以控制,但是我讓人家擔保或者人家讓我擔保之后,人家的風險我控制不住,我不知道你的企業怎么在干,你的企業負債率是什么情況我不了解,我跟你擔保了以后,我就要出問題,這是一。第二,互相擔保就會放大資金、放大資產,本來我有100個億的資產,100億資產,負債率60%的話,60億是負債,40億是凈資產,但是我如果叫人家擔保之后,我叫人家擔保了100億,我的資產只有40億,放大到了160億,那么這個風險就很大。錢花出去了,一下子收不回來,一旦金融產生很大波動的話,你就面臨很大風險。所以,我當時就談了其中一條,就是做企業不能互相擔保,互相擔保一定要出問題的。我們當時的書記還批評我,今天我們是抱團取暖會議,我們談經驗,你們怎么談反經驗,我說這是我多少年以來總結的道理講給你聽。他說你道理是有的,今天這個會議上,你是不能講的。但是我說,你讓我講,我就有感而發。你批評我也對,我講的也是沒有錯的。事實上,蕭山現在出的問題就是在這個問題上,不光是互相拖倒了一大批企業,而且還害了銀行。這些企業跟我們騎車都是有一定的關系,做企業的發展還是要穩健的做,像騎車的時候穩穩當當地騎,不要今天沖到上面去,明天退下來,那就麻煩了。
盡管步履穩健,開元在“走出國門”的過程中,也嘗到了一些教訓。
陳妙林:走出國門,我們經驗倒是還沒有,教訓倒是有一點兒。我們法蘭克福收購了一個酒店,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國情不一樣。我們法蘭克福收購這家酒店花了一千萬多歐元,就是八千萬多人民幣,收購了240多個房間。一個酒店應該說還是很便宜,比我們國內的資產還便宜。但是我們想不到,我們要把一個三星酒店改造成一個五星酒店,結果我們現在改造的費用,算了一下是2400萬歐元,就大大超過原來的。我們原來設想,一千萬歐元的購買成本,加上一千萬歐元的改造成本,按照我們國內算一千萬歐元就夠了。但是國外的勞動成本很高,改造手續很復雜,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這個是教訓而不是經驗。所以,在國外要去買酒店的話,你最好
但是國外的勞動成本很高,改造手續很復雜,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這個是教訓而不是經驗。所以,在國外要去買酒店的話,你最好是買可以現成經營的,而不是要經過改造的。改造的話確實是非常麻煩的。我們改造國內酒店,半年就可以了,(國外酒店)要兩年,兩年才能完成,審批的話就要半年,國外的審批手續比我們復雜多了,特別是德國。
近來來,“上市”這個詞一直在酒店業風靡,中國的酒店企業在走出國門和海外上市的道路上艱難行走。
陳妙林:上市,主要是業績的體現,你沒有業績你就上不了市,這個是首先。第二就是規矩規范,這個很重要。我們的上市前期工作做得不是很多,為什么不是很多,因為我們本來就比較規范。我們以前請的都是四大會計事務所給我們進行審計,法律事務所每年也都是請國際的法律事務在做,所以所有的文件做出來就通過得很快。
我們為什么到香港上市,其實也是看到香港的規矩。我們做酒店很規矩,到國內上市,一是要排很長的隊,二是交易成本很高,要去搞很多公關,公關成本太高,我們也懶得去做這個,寧可到香港這種市場,市值可能會低點。我們基本估計一下,在國內上市跟在香港上市,市值可能就差一倍。但是反過來說,最后要對股民負責,你現在市值低,股民滿意了,同樣你會得到好的回報。所以,這兩個很重要,一個是要有業績,第二個要有規矩。你的企業的所有規則必須遵守上市的規則,特別是香港這種市場,監管非常嚴格。你如果一點不規矩,查的話,查你不是罰款,是你的企業法人代表可能要坐牢的。這個非常重要。只要把這兩個做好,你到哪里上市都不怕。
就上市這個問題,可能有人快步小跑去上市,但主要針對是互聯網公司,可以運用快步小跑搶占先機,像我們這種傳統的酒店業,是很難這樣實現的,因為行業不一樣。我們現在有個金扇子公司,這個信息公司利用開元這個平臺來實現互聯網的網絡訂房系統,將來如果也有可能上市,當然看它做不做的大,看他小跑跑步跑得動,如果跑得過人家的話,它也可能上市。但是酒店行業的話是傳統行業,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做。
陳妙林給自己在開元的事業生涯,做了一個規劃,60歲卸任開元旅業集團總裁,65歲辭去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的職務。對于在商場戎馬一生的陳妙林來說,在退休之前,他最關注的不是“報時”,而是打造一個“鐘表”。
企業創始人關注的不是“報時”,而是打造一個“鐘表”
陳妙林: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現代化企業制度。要讓這個企業集體更好地做好一個重大決策的判斷。因為企業大了以后,靠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限的,必須要靠集體的力量。要完善這種制度,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體制不是三五年的事情 ,要逐步完善,我們現在在完善這個制度。 比如說我們出去將近一個月,也有些重大的決定和決策。比如說我們發行十個億的債券,我一個電話都沒有打、一步都沒有插手,以前是他們在做,現在也是他們在做。等我回來,他們做好了。
這是我值得高興的事情。我既不用花精力,也不用花體力,他們都幫我做好了,這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像我們這樣一個民營企業,這是我最高興的,這是我們民營企業驕傲的地方。
跟所有中國的民族品牌一樣,陳妙林也給后人留下了一份責任與期望。
陳妙林:我們的共同夢想就是把企業不斷做大,做成一個“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要成為民族品牌,成為百年老店,企業必須要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這是民族品牌能夠成長為國際大品牌的動力,任何品牌都不能與之抗衡的根源。
陳妙林: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必須要具有一種精神。如果沒有民族責任感,沒有這種想法的話,你這個企業也很難做到百年老店。要做到百年老店,必須要有有民族責任感、要有社會責任感。企業光是為了賺錢,沒有這種使命感,沒有這種責任感,你這個企業要延續要生存要發展,也是非常困難的。
所謂體現,第一就是要為這個社會負責,做到誠信誠實。企業和企業家最大的責任就是把企業做好。企業做不好就會禍害很多人,害了自己的員工,害了整個社會,害了銀行。企業倒閉了,多少家庭會受到一定打擊。現在開元26000多個員工,如果開元倒閉了,26000多個員工的失業問題要推向社會。如果我這個企業還在生存,肯定每年會向政府納稅。我們去年八個多億的稅收,解決了26000多員工的就業問題。其次,要想到感恩的思想。我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是整個社會帶來的。我們要想到整個社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一點公益性的事業,贊助其他的事業,這樣的話,引起一種社會風氣。
離65歲退休,不長不短,還有三年。關于騎行,陳妙林說,自己還想和車隊一起騎行美國;關于開元,他也還有一些設想,但他說自己完全可以放心交班了。也許,對陳妙林來說,做企業也是一場騎行;對開元人而言,董事長就是他們的引領者。(邁點網)
《邁點縱橫》,是酒店業首檔網絡視頻高峰論壇,以“思想”為內核,以“分享”為外力,邀請業內外優秀企業 家,分享他們對于業界、生活以及人生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同時,進行一次有價值、更有鋒芒的思想碰撞。見 證酒店業人、事、物的成長印跡,用思想與智慧托起酒店的明天。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邁點縱橫專題: http://info.meadin.com/special/cross//cross1/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