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宏濤先生精心創作(資料圖)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國際書畫藝術網 訊:我和當今著名花鳥畫家鄭宏濤先生,是在網絡中相識,并逐漸成為好友的。如果說我是鄭先生的好友,實在是有些高攀了。因為他是當今大名鼎鼎的花鳥畫大家,齊派藝術傳人,在京城書畫屆和收藏圈,提到鄭宏濤的名字,用“如雷貫耳”來形容一點兒也不過分;而我則是一家網站的普通編輯,除了我們網站,沒有幾個人能知道我的名字。然而,先生和我交往,一點兒也不擺譜,每次給先生留言或者向先生提出問題,先生總是熱情回復。這樣一來二去,我們成了忘年交。
因此,我自然就成了先生博客里家園的常客,同時,出于職業的需要,我每次到先生博客里串門,都要仔細品讀先生的作品。品讀這些作品,如同進入花的海洋,美的世界,聽鳥語,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憂,甚至過后數日仍陶醉在先生仙境一般的詩情畫意里。
我還有一個習慣,喜歡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寫作和閱讀,這樣既能把自己融入到作品里,又不影響家人休息。品讀鄭宏濤先生的作品,也是如此,此時此刻,時鐘已經過了凌晨一點,外面格外寂靜。翻開先生的博客,走進了他的畫雞系列作品里,開始一幅一幅慢慢地品嘗。
![]()
富貴吉祥
這一幅是先生的《富貴吉祥》。畫面有牡丹、公雞和先生題款組成。眾所周知,牡丹是富貴的象征,唐朝詩人劉禹錫在《賞牡丹》中寫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把牡丹比作國色,花開就能驚動整個京城。在古代,誰能夠驚動京城?唯有至尊無尚的天子,把牡丹與天子相提并論,可見它的尊貴了。
鄭宏濤先生筆下的牡丹是在綠葉的襯托下,三朵盛開的牡丹花,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起舞,同時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淡淡芳香,不遠處的一只公雞,本來想到到別處覓食,但聞到牡丹花香之后,回首顧盼這香從何而來,同時感到越聞越香,越聞越舒服,干脆回過頭來,陶醉在清新淡雅花香里。
在這幅畫里,還有一處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不僅有盛開的牡丹花,還有無數的含苞待放的牡丹花蕾,象征著富貴不僅過去有,而且現在和將來都有,并且和“吉祥”伴在一起,來到我們身邊,這真是富貴無邊,吉祥無窮,富貴在哪里,吉祥也緊隨在哪里。
![]()
福壽吉祥
而這幅《福壽吉祥》,使我想起了豐富多彩的中國石榴民俗文化。在民間,石榴被視為吉祥果,是團圓、團結、喜慶、紅火、繁榮、昌盛、和睦、多子多福、金玉滿堂、長壽、辟邪趨吉的象征。“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滿盤”,這是流傳甚廣的民諺。仲秋佳節,正值石榴成熟。親朋好友常常互贈石榴,“送榴傳誼”;月圓之時,用月餅和石榴等瓜果祭月,借石榴吉祥之意,祈愿月神賜福;闔家團聚,品嘗圓圓的石榴、月餅,以示闔家團圓、吉祥如意、美滿幸福。
民間何時開始用石榴祭月,何時開始有中秋吃石榴習俗,已無從考證,但與石榴果實圓潤,果實內“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象征團圓、團結、和睦卻有很大的關系。佛教文化認為:“石榴一花多果,一房千實(子),故為吉祥果。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為上”。
另外,石榴,火紅艷麗,果實飽滿圓潤,石榴籽晶瑩剔透,春華而秋實,吻合了中國人大紅喜慶、祈求豐收、闔家平安的心理愿望,從而賦予石榴以紅紅火火、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和睦和諧、幸福美滿等吉祥的象征意義。
在現實中生活中,石榴是季節性的,過了成熟的季節,再吃到鮮美可口的石榴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先生這幅《福壽吉祥》上的石榴,始終保持的成熟的狀態,你那兩個裂開口的石榴,一定是里面石榴子太多,太肥了,才把十分堅固的石榴皮撐開,石榴子裸露在外面,石榴樹下這兩只雞在想,既然石榴象征著多子多福,我們吃了豈不是也能多下蛋,孵出更多的小雞兒,給主人帶來更多的吉祥,所以它們視乎正在一起商量著,如何啄下那些已經成熟而且裂開口的石榴呢!其實,筆者看著這一個個汁多果肥的石榴,也已經垂涎欲滴了。真想伸出手來摘下幾個,哪怕是裂開口的那個也行,若再不摘,恐怕就被這兩只雞啄下了。 ![]()
福祿吉祥
再看看這幅《福祿吉祥》吧。先生用明喻、隱喻的手法,把福祿吉祥表現得既恰貼得體,又十分到位。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葫蘆是一種吉祥的象征。在民間至今仍流傳著《八仙過海》的傳說中,葫蘆躋于“暗八仙”亦即“八寶”,從而獲得獲“寶葫蘆”之譽,有了它就變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甚至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不僅如此,在民間很多地方,福、祿與福祿因諧音仍用葫蘆來表示;子孫萬代,繁衍昌盛,也用枝葉繁茂、多果的葫蘆藤蔓表示,同時也賦予了多子多福的內涵;笙表示生與升,葫蘆還有步步高升的含義。一些少數民族的小伙子也常在三弦和贈給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蘆圖案,象征愛情像葫蘆花一樣潔白、純凈……
鄭宏濤先生正是在對中國葫蘆文化充分研究的基礎上,畫出了不同色澤的葫蘆。在這幅作品里,形狀各異的8個葫蘆,象征發福,加祿,下面再配以精神百倍的公雞,就使得福祿吉祥,不僅躍然紙上,而且唾手可得。有了這幅《福祿吉祥圖》,就像八仙中的寶葫蘆,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來什么......
徜徉在鄭宏濤先生畫雞系列作品里,真有流連忘返的感覺。一幅畫鉆進去,半晌也出不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雖然還沒有盡興,但筆者之前定的五點半報時的鈴聲已經響了。為了不耽誤上班,筆者只好很遺憾地離開先生的博客家園。
為了讓更多的人欣賞鄭宏濤先生的佳作,征得先生許可,特復制幾幅,粘貼在文章里面,請網友和讀者自己領悟先生作品的內涵吧。
(作者李廣義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網執行總編)
![]()
吉利圖
![]()
吉祥如意
![]() 海南歸來畫雞圖
吉祥益利 ![]()
萬事大吉
![]()
五德之風
附錄:鄭宏濤先生簡介:
鄭宏濤、(鄭洪濤)。一九三六年生,河北省棗強縣人。第一批考入北京中國畫院畢業的學生。
鄭宏濤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中華書畫報社特聘畫家;全國政協報兩岸經合文化交流中心書畫藝術顧問;師白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卿云詩書畫社常務理事、藝術委員、繪畫部副部長;北京西城、海淀、甘家口、部隊總參、309醫院、等老年大學任教。
先生酷愛美術,齊派藝術傳人,從師婁師白先生。一九五七年考入北京中國畫院進修時得到著名畫家陳半丁、于非闇、王雪濤、汪慎生、婁師白、胡潔青等恩師親切教誨。20歲入室婁師白大師學畫。擅長寫意花鳥兼工山水,刻苦學業,博采眾長,精心鉆研于近代各名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筆墨倉勁渾厚,畫風清新瀟灑,色彩濃郁適度,繪畫題材較為廣泛,行筆粗細結合,收放有致,有較深的傳統功力并有新穎的創新技法。多年來為機關、學校、部隊、工廠、賓館飯店作畫,深受歡迎,并多次為亞運會、各福利事業及救災活動捐贈作品。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國管局、毛主席紀念堂等收藏其作品多幅。還經常應各地邀請作畫,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政協報等發表專訪文章。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