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游簡介: 吳志游,1973年出生于國畫大師李耕故里仙游度尾。擅長佛教人物、花鳥雕刻,千手觀音、彌勒佛為其作品主要發展方向。作品布局嚴謹大氣,刀法精確,創意獨特,風格自成一派。多年精心制作,晶藝求心。現為亞洲工藝美術大師,民間美術家,莆田市工藝美術師。代表作品有《千手觀音》、《如意輪觀音》、《如意觀音》等。 人物生平 16歲跟隨民間藝人吳寶榮學習木雕,之后又得到張慶金大師、游龍照大師多年指導; 1997年進了莆田工藝一廠打坯,期間受到方文桃大師、李鳳強大師的精心指導; 2001年轉型天然水晶雕刻,并創辦“心作水晶工作室”。 獲獎經歷 《千手觀音》作品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如意輪觀音》、《如意觀音》水晶作品榮獲第十六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水晶光潔堅硬,璀璨瑩美,正是雕刻藝術創作的理想材料。古代君王權貴常常用水晶雕琢成精美的工藝品,彰顯奢華情趣。歷經萬代千秋,水晶仍然深受青睞,點綴世間生活。除了質地優良、工藝精湛之外,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要為觀者帶來令人驚奇的新意,思想的沖擊也同樣不可或缺,題材和內涵觸動觀者的心靈,為觀者帶來感動。
我的作品造型大多取材于宗教人物,尤其以觀音和彌勒為主。觀音佛像是中國雕刻藝術中最常見的傳統題材,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造型之一。古往今來,眾多可以借鑒的作品為創作者們提供了指導,同時也使一些缺乏獨立思考的創作者很容易流于俗套。
觀音與彌勒既是古老的宗教神祇,又是人們理想中善與美的化身,古典樸素的外形下蘊藏著氣定神閑、超然物外的精神底蘊,本身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宗教人物造型也有所區別,一類造型敦實,軀體渾厚,面相寬平,體態優美大方;一類則秀骨清相,面容恬淡,身姿柔美,流露出溫和清麗的氣韻。
這兩類風格在我的作品中都有所展現,我也通過對典故的理解將二者特征之美融合,添加入水晶作品創作。在其面部表情、服飾紋理、體態、背光上,都需要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細致入微的處理,整體工藝追求莊嚴古樸、渾然圓熟。面容慈悲和悅,形象溫雅端莊,以突出宗教神韻。同時,其衣飾瓔珞飄逸自然,發絲細致靈動,法器大氣精美,精細的工藝和流暢的線條也補充塑造了圣潔靈動的整體氛圍。
我在創作中力求師古而不泥古,用自己心目中對觀音彌勒形象的理解,代替對軀體造型的簡單重復。為了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需要著意追求新穎造型,也需要注重塑造人物獨有的神態個性,展現出水晶典雅清靈的氣質,為冰冷的水晶賦予藝術生命,達到巧妙而獨特的藝術效果。
水晶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每一個水晶雕刻創作者都應認真對待每一塊材料,對資源的珍惜才是對子孫后代的負責。因此水晶雕刻創作需要掙脫出傳統框架的束縛,使其賦予強烈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才不枉費水晶這一珍貴的自然饋贈。水晶雕刻創作者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和藝術造詣,避免盲目追隨市場雷同陳舊暢銷題材,積極思考技藝創新和發展方向,從而創作出具有新意和內涵的藝術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