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書畫圈網記者 屈菲菲 李秋霞報道 提起書法創作,最直接的聯想是毛筆在宣紙上盡情揮灑。其實,中華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對于漢字的書寫一味講求形式的固定,對文明的發展未免也是一種束縛,只要有心,任何工具都可以書寫漢字,漢字蘊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魅力。今有霍鴻偉手執硬筆,起承轉合、恣意瀟灑、扭轉乾坤、氣象博大,他的硬筆書法在新的領域里開辟了漢字的另一種書法傳承。
初聞書法
霍鴻偉開始他的書法之路,沒有什么天賦使然,也沒有自幼苦練書法,他的書法之路,走的興致盎然而又隨性自在。
今觀霍鴻偉的硬筆書法端得行云流水,很難以置信他當年大學學的是英文專業。他說,“我之前也從來沒有接觸過書法藝術,直到1991年大學畢業,偶然間對照自己的英文字和漢字,我可以寫英文的各種字體,羅馬體、圓體、意大利斜體,但對于漢字獨有的書法藝術卻不甚了解。”
霍鴻偉在拜讀了古代各書法大家的字帖、碑刻后,深受震撼,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意大利斜體再也入不了我的眼,甚至是有點后悔之前沒有領會書法的魅力,以致白白蹉跎了這些年。索性現在還不晚,更讓我覺得書法魅力是前人的精妙見解,我最欣賞衛夫人對于書法的言論,“點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豎畫如萬歲枯藤;撇畫如陸斷犀象;捺畫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鈞弩發;橫折如勁弩筋節;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我卻覺得中國的書法藝術這樣博大精深,但卻想象不出好的措辭來形容,衛夫人的言辭更是讓我猶如醍醐灌頂,一種就該是這樣的激情蕩漾心中。”

青睞硬筆
霍鴻偉起初也意在執毛筆書寫,可久在社會上閱歷人生,又不是專職以書法為創作的書法家,他猶豫良久。因為用狼毫書寫,練習書法的局限性太大,只能閑時在文房四寶的佐下才能成行,對于平時書寫的影響裨益不明顯。他注意到平時所用的硬筆,比如記號筆,墨色夠深、硬度也夠,更重要的是粗細適中,適合攜帶,方便隨時練習使用。
對于時下人們所認同的“書唯毛筆”,皆以為只有用毛筆寫就的才是書法,霍鴻偉說,“現在有敦煌出土文獻作證,硬筆書寫才是我國書法的源頭和母體,作為書寫工具,毛筆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時期,中國書法都是硬筆書法。”
霍鴻偉說,“只要喜歡,任何工具都可以作為漢字書法藝術的載體,毛筆書法更為人廣為流傳接受,也并不能否定其它材料書寫漢字的藝術美感。且不說,硬幣書法藝術有出土的各種論據支撐,但是自己喜歡便是最好的,沒有興趣,及時再好的毛筆也寫不出好的書法。”

隨性自然
雖然用硬筆練習書法,但是書法的練習膜讀,霍鴻偉仍然從王羲之、歐柳顏趙、蘇黃米蔡取法。雖然書寫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但是霍鴻偉說,“書法以線條載道,就只這一點,歸根結底也有同源之處,我的書法,線條的架構因自己的審美而動。”
古人的書畫無不表現出一種“天人合一”的暢快,這在霍鴻偉看來,是書法藝術最為讓人癡迷的魅力所在,他的書法也追求一種一條的流動感,一種生命的張力?;豇檪フf,“人的生命不在于一定要有多的爆發力,很多人的一生也是在平平淡淡中度過,有起伏、有精彩,但最終還是要回歸于平靜,我的書法也是一樣,外化了我的處世之道。”
書法的最好狀態便是和所寫的文字融為一體、各有互補,霍鴻偉寫書,經常是自己做詩、自己寫,每一劃都流露著他的價值觀、審美觀、世界觀。他說,“只有寫自己做的詩,才能知道作詩的因由和情感,在進行書法創作是才知道運用何種筆觸,或奔放、或清新、或內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漢字不老,自倉頡造字開始,漢字就以其浩瀚廣博抒寫著華夏歷史,以其靈秀展示著炎黃之精神,開辟和注解著歷史,正是有了方塊字的誕生,才有了《左傳》《史記》,才有了四大名著,才有了新文化運動,才有了屈子、司馬遷,才有了曹雪琴、魯迅?;豇檪坦P走墨,也在書寫自己的情有獨鐘、抒寫自己的生命華彩。
正如朋友評價,霍鴻偉的書法像畫一樣有表情、生動異常,如似生命在流淌。

藝 術 簡 歷
霍鴻偉,男,1966年4月生,河北人,1990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目前從事教育工作。榮獲“聯合國國際英倫獎”、“文明古國·藝術傳承最高成就獎”、“國際金馬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等等。被授予“2012感動中國藝術人物”、“詩詞領軍人物”、“國學領袖”、“國寶級藝術家”、“中國當代傳統美學大師”、“世界文藝大師”、“英格蘭皇家藝術第一人”等多種榮譽稱號。榮譽職務有:中國藝術人物網學術委員會聯席主席、聯合國國際文化藝術家聯合總會副主席、世界多元文化研究會多元文化顧問、北京翰墨大家書畫院名譽院長、新華藝術網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詩書畫聯盟網終身名譽主席、香港特區國畫院榮譽院士、中國書畫黃頁網首席藝術家、中華國禮出版社終身榮譽社長、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等。

藝術評論:
1、(中國文化藝術協會):您的作品在繼承民族藝術優秀傳統的同時,又飽含個人的感悟、思想和情懷,使國粹藝術呈現出鮮活的形態、強大的生命力和時代魅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傳承推廣價值和產業價值。
2、(文化部詩酒文化協會詩書畫院):不與今人爭名利,卻與古人攀高低。
3、(中華人民美術網):古風吹盡新氣來,靈動筆墨眾人愛。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