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網民企江蘇鎮江 訊:11月29日,為期一周的“筆追宋意”孫壽中書法展在南京九華美術館開幕。此次書展,向觀者展示涵蓋行書、楷書、草書等多種字體,有扇面、冊頁、信札、條幅等多種形式的書法精品50余幅。其中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字草書對聯,也有精雕細琢的長篇小楷,還有行云流水般的行書手札等,風格各異的書法作品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的目光,逡巡間,也不免對書壇中殺出的這匹“黑馬”新奇若鶩的探究一番。 ![]() ![]() 古人常用“廢紙三千”、“池水盡墨”來形容書者所下的巨大功夫。當下,壽中先生對書法的癡迷和對古代法帖的苦苦摹習,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初冬時節,當凜冽的寒風在六朝古都南京乍起,壽中兄的“筆追宋意”個人書展恰如一抹暖陽,洋溢在人們心頭。 壽中先生自幼生長于江蘇淮安。在這寓意“淮水安瀾”的地方,京杭大運河從境內穿過,使其成為一座溝通南北、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人文薈萃育孕了厚重的歷史地位,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戲劇大師王瑤卿,一代偉人周恩來……名人輩出,滄桑如詩。浸潤于如此豐裕的人文語境里,壽中先生自足自適,高蹈遠引,眼中是云蒸霞蔚,心里是一片清虛與澄明。蘇子美嘗言,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于壽中兄而言,此中真意,心馳神往,夫復何求? ![]() ![]() 有情觀鳥啼深樹,無事看風揚落花。如今已供職于江蘇省商務廳的壽中先生,工作之余的所有時間便只有眷顧這方小小天地了,澄懷觀道,隨遇而安。自2014年2月他的“商務之夢”個人書展一炮打響,接二連三的作品迭出使得壽中先生的書藝人生變得格外敞亮——只要佇于案頭,那飛揚于筆端的墨彩,就會在瞬間將其與沉湎于形而下的趨利務實之輩劃出一道鴻溝。 壽中先生每每念及,年幼時,在父親的監督下,吟誦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炕桌上鋪紙寫字。父親的要求無非是要他把字寫穩,把人做正。事實上,自從初次弄翰,壽中先生便再也沒有離開過黑與白的筆墨世界。 書中無日歷,寒盡不知年。少年壽中以漢隸入門后,其在晉唐法帖中又游弋多年,奠定其行楷基礎,再后來以懷素、孫過庭為宗,奠定了草書基礎。在進入脫帖創作過程中,他的楷書在傳統楷書中加入米芾的用筆及王鐸的取勢;行書則中規中矩從其楷書自然演變而來;草書則大量融入黃庭堅及祝枝山的筆意。總體看來,壽中先生的書法受宋四家特別是米芾、黃庭堅的影響至深,悟得雄強勁健、灑脫豪邁、行云流水之唐宋法度。沉浸在對宋時墨跡法帖的深入研究,他時時用心揣摩,特別是對“米黃筆法”的深刻領悟,并由技而道,心摹手追,嫻熟地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審美形式,在勁峭之中展示輕柔與清逸,在穩健之中蘊含雅逸與恬淡,讓人久視彌珍。或許從書海帖派中汲取了太多的煙云水氣,他的書法開合有度、呼應自如,疏密勻稱,平和簡靜而又恬淡清純,空靈飄逸猶如野鶴仙游,筆勢遒勁舒展,章法嚴謹多變,神采與形質兼容,富有含蓄溫婉、剛柔相濟、中庸和諧之韻致! 欲成為一個純粹的書法家,必須廣泛涉獵各種字體、各種書法風格,并根據自己的審美要求大膽取舍,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樣的風格又必須經過不斷的自我否定。書法水平的水漲船高,就是在如此反復否定中逐步實現跨越。壽中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博讀廣識、善于“以學養書”的人。經過多年的沉淀,他所創作的內容大多以詩詞歌賦等國學內容為題材,藉以諸葛亮前后《出師表》、蘇東坡的前后《赤壁賦》及老子的《道德經》為創作題材的楷行草三體長卷,最長的有數十米,無論從結字、用筆,還是整體氣息,都以較深的學養作為支撐,筆下既有功夫又見神韻。 “作字于靜中,自是一樂事”,當年蘇東坡也把書法看作是一種娛樂,一種游戲。壽中先生亦深以為是。澹泊的心境,豁達的心胸,宏敞的心量,使他在潑墨之間始終神氣怡然。每當靈感與激情襲來,縱筆揮毫,便是滿紙云煙。在壽中兄看來,碑可強其骨,帖可養其氣。他固守著自己的審美原則和語境,著重強調書法點畫的質感,注重章法和視覺的沖擊,以驚人的化合能力,以及由此流露出的散逸跌宕之氣勢,逡巡了眾多書法同道的目光。 壽中先生說,自己不愿重復古人,更不愿重復自己。在不斷告別古人與過去的過程中,他試圖重構自我的書寫方式,并以此作為一種自覺的追求,在中國書法的深溝大壑之中尋找一條契入歷史遺存的甬道。唯其如此,方能真正獲得書法的真諦。 紙上錄年輪,書韻即人生! 壽中先生,我們由衷地為你這匹書壇中殺出的“黑馬”喝彩! 唐占軍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