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董事長穆樹源教授榮獲全國“開拓進取、老有所為” 先進個人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規劃網 訊:12月20日,中國老教授協會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典型表彰大會,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董事長穆樹源教授榮獲“開拓進取、為人師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這也是吉林省惟一一個獲得此殊榮的先進典型。 根據《中國老教授協會關于做好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典型推薦和宣傳工作的通知》(中老教協辦字[2014] 第08號)的要求,經東北師范大學推薦,中國老教授協會秘書處組織專家評審,此次全國表彰共評選出30名“開拓進取、老有所為” 先進個人和1個先進集體。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董事長穆樹源教授由于辦學事跡突出,成果顯著,榮獲此次殊榮。 穆樹源教授1956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俄語系并留校工作,1996年退休。他白手起家,歷盡艱辛,以畢生精力創辦民辦高等教育事業和福祉養老事業,是吉林省民辦高等教育和養老事業的領軍人物,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他首開先河,敢為人先。建設一所高水平的民辦大學,是穆樹源教授一生的理想和追求。1988年7月,經東北師范大學申報和省編委批準,他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膽識,率先創辦了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為一批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了機會,為地方、為社會加快培養人才開辟了一條途徑。1991年12月,在東北師大的支持下,在中心的基礎上,他創辦了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2001年3月,學院啟用吉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新校名,同年5月,與東北師范大學合作,成立了東北師大對外經貿學院,開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他關注老人,福祉為民。穆樹源教師急國家之所急,憂百姓之所憂。面對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現狀,2008年,他在辦學的同時,開始籌建老年福祉事業。同年5月,中國社會化養老東北教育基地落戶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2009年起,他穆樹源教授先后赴丹麥、日本實地考察,到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等高校調研,對國內外的福祉事業的現狀、未來發展了如指掌。經過不懈努力,2010年6月成立了福祉研究所;9月,學院的社會工作專業(老年福祉方向)獲得批準,并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四個年級的在校生。繼而,他又開始籌建社會化養老培訓中心,對從事養老事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計劃每年招收各類培訓學員1000-1500人,目前項目已經啟動;籌建長春雙陽湖國際養老示范基地,現已完成了項目的國內外調研,通過了吉林省發改委對該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完成了省環保廳對該項目的環評審定,項目的主體概念設計已由日本一家公司做出設計結果。在此基礎上,他還進行老年產業開發,已開發的產品山珍清脂康純天然口服液獲得了國家保健功能食品專利,形成了“五位一體”的養老事業模式。 他無私奉獻,傾注愛心。穆樹源教授心中裝著社會和他人,唯獨沒有他自己。1994年,醫生診斷他患了淋巴癌,接受了2次手術和10次放化療。2002年他患上了脊椎管狹窄,又一次進行了手術。因為過量使用激素,2004年又患上了股骨頭壞死。他沒有被病魔嚇倒,拄著拐杖堅持工作至今。在他的日歷上,從來沒有節假日、休息日,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和孩子們團聚的時候休息一天。創辦民辦高校后,學院的教職工只要有困難,他就慷慨解囊。得知學生遇到困難,他傾注愛心,悉心備至,經常拿出自己的錢物送到學生手中。2008年汶川地震,他先后兩次捐款并交納特殊黨費13000元。2010年,他又帶頭為吉林省受災地區捐款近2萬元。2013年,學校有3名學生患大病住院,他帶頭捐款6000元。在他的提議下,學院設立了“特困優秀學生獎學金”,開辟勤工助學崗位;建立了“特困學生基金”。辦學26年來,穆樹源董事長從沒拿過獎金,至今仍按月領取工資,并且堅持不拿高薪待遇,把節省下來的資金全部投到學院建設發展上。 他勇于創新,成效顯著。26年來,學校從小到大,歷經風雨,已經成為一所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民辦大學。校園占地面積600多畝,建筑面積26萬多平方米。設有10個院(系),42個本科專業。2009年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在文學、經濟學等23個專業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1300余人,師資隊伍雄厚,學科門類齊全。不僅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省高校“十二五”本科特色專業、省教學改革建設試點專業、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備選單位,還被吉林省教育廳認定為“國家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項目承擔院校,是全省惟一承擔“國培計劃”的獨立學院。學校的課程建設項目,名列全省獨立學院前茅。2009以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6%以上,近10%的畢業生考取了國內外高校研究生。許多優秀畢業生被全國著名的企事業單位錄用。一批學生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涌現出國際旅游小姐大賽亞洲冠軍、世界季軍、吉林省感動校園的大學生、感動吉林十大人物等一批優秀畢業生。2005年,學校榮獲陳香梅教科文獎辦公室、中國成人教育協會頒發的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貢獻獎。2007到2010年,學校被中共長春市委、市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11年,學校參加全省社會組織綜合評估,名列最高等級5A級社會組織榜首。2011和2012年,學校黨委被評為吉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2012年,被中共長春市委、市政府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單位”。2013年,被中共長春市委、市政府評為2011-2012年度文明單位。學校在中國校友會網中國獨立學院信譽排行中,連續多年在東北四省區位列第一。 他威信度高,事跡過硬。從建院之初到今天,穆樹源教授創造了教育和社會事業發展的“五個第一”:第一個在吉林省舉辦高考助學班;第一個在吉林省創辦了民辦文化交流團體;第一個創辦了省屬外向型民辦高校;第一批申報成立了獨立學院,在全國率先開創了“五位一體”的老年福祉事業。為了中國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為中國老年福祉事業,他勇創險灘,挺立直行,敢超自我,事跡曾入選《世界名人錄》《時代先鋒》《吉林瞭望》等多部書中,《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教育報》《瞭望中國》《(香港)大公報》《中國民辦教育》《吉林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1998年10月,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民辦高等教育委員會授予他“創業獎”,2001年以來,吉林省教育廳、人事廳多次授予他“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2005年12月,被評為吉林省“創業先鋒”。20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010年被全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先進個人”。2012年被評為吉林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2月,被省老干部局評為“吉林省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先鋒崗個人”。如今78歲高齡的穆樹源教授,老當益壯,不墜青云之志,他將用晚年的有限精力,書寫民辦高等教育和福祉養老事業新的輝煌。(解克兢)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