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醒 世事無常不由人 風去云散見天晴 人正心安家和興 2014.2.4立春 于共產主義傳習館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全民記者網 訊:今日立春,特將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原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張全景同志為末學即將出版的《第三次長征》之序與眾善知識們分享。感恩張部長,感恩眾善知識,感恩一切因緣。 繼續新的長征 當我看到馮程平同志的新著《第三次長征》時,由衷地感到高興,倍受鼓舞。這本書的字里行間盈蕩著一個中華兒女深深的愛國愛黨情懷。 《第三次長征》可以幫助我們重溫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的崢嶸歲月,啟迪我們思考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前途與夢想。本書從“三皇五帝”到于今,把中國思想史的發展脈絡梳理得清晰明了。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史演奏著精彩紛呈的時代交響:從共產黨成立到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中國共產黨持續學習、與時俱進的政治品質躍然紙上,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史一路高唱著民族復興的頌歌領航。 何謂《第三次長征》?作者把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直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謂之第一次長征。第一次長征是政治長征,是獨立之旅,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毛主席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新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并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奠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第二次長征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二;第三次長征,是黨的十八大之后,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時期。這是作者基于中國共產黨94年的發展歷程,基于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發展脈絡,進行深思熟慮后作出的思考。當然,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黨史的分期問題,作者作出這樣的劃分,至少是對我們的一個重大啟迪。 我看到《第三次長征》這本書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它讓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發展史。 1927年,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隊伍上井岡山時只有700人左右,1929年1月南下建立閩贛根據地,成立蘇維埃共和國,有了21個縣,5萬多平方公里,250萬人口,10多萬軍隊。但是,左傾冒險主義者把中央根據地葬送了,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長征。 1934年11-12月間的湘江血戰,是紅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中央紅軍長征開始時的8.6萬余人減少為3萬余人。 1935年1月15-17日召開的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這次會議確立了毛主席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由此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人民軍隊轉敗為勝,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回顧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37年“七·七事變”,97年間大的外敵入侵就有8次,平均12年一次。甲午戰敗后,日本從中國強占了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并索取白銀3000萬兩。沙俄先后從中國侵占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歷史走過了半個世紀,1945年中國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當年中國雖然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但為什么取得了勝利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國億萬人民的民族精神煥發出巨大的物質力量,這是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最終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正如毛主席所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就是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升華的過程,它在抗日戰爭時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新中國成立后,勝利進行了經濟恢復和發展,戰勝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先是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我們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相繼有了氫彈、導彈、人造衛星,帝國主義的“核訛詐”至此完全破產。中國的工業、農業、科技、國防初步實現了現代化。《第三次長征》這本書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成長史、發展史。 在中國共產黨94年的歷史進程中,每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對黨綱或黨章進行補充和修改。黨章篇幅雖然不長,但每個觀點甚至每句話,都是高度的理論概括和實踐經驗的提煉。黨章的逐步完善與創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歷史過程,記錄了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和政治路線的發展軌跡。 1945年4-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開,鄧小平對這次大會給予極大的期望,他說:七大把革命引向了勝利,十二大將把建設引向勝利。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開,確立了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并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列為黨的指導思想。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道寫入《黨章》。 中國共產黨黨章的演進過程,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曲折過程,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持續學習、與時俱進的政治品質。 當前,我們既要胸懷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又要從實際出發,把奮斗目標置于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之上,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我們的事業。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扎扎實實地做好當前的每一項工作。前進的航向已經指明,道路已經開拓,堅冰已經打破,但仍然存在艱難險阻。我們要知難而進,奮勇向前,滿懷信心地去奪取勝利。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馮程平同志作為一名民間學者,積極思考、主動作為,以弘揚傳播正能量為己任,是難能可貴的。我欣然為之作序。 張 全 景 二0一五年元月二十七日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