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簇擁才有那月光明 都說咱老百姓是那黃土地 大地渾厚托起那個太陽紅 都說咱老百姓是那原上草 芳草連天才有春意濃 ……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今日廣西網 訊:在一個春暖花開的下午,筆者專程來到了位于南寧市東葛路的廣西教育學院藝術學院賈雙飛教授的辦公室,探尋賈雙飛教授的藝術人生。 走進賈雙飛教授的辦公室,只見兩面為窗,一面為門,一塊教學用的黑版占去了最后一面墻,一架舊鋼琴,一臺舊電子琴,一張辦公桌,幾張折疊椅,文件柜里除了教材就是學生畢業合影照片,辦公室窄小但不失簡潔。 “條件簡陋,但心頭亮堂。”賈雙飛教授直人快語。在賈雙飛教授的辦公桌上,筆者看見了一份《中國音樂學院廣西校友會校友信息表》,賈雙飛教授的藝術簡歷一目了然。 賈雙飛,滿族,遼寧沈陽市人,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廣西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聲樂家協會副主席,廣西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考官,廣西高校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廣西教育學會中小學音樂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1983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曾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朱以為、劉建華等教授,198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后即被廣西歌舞錄用,擔任獨唱演員。2005年5月,賈雙飛調入組建不久的廣西教育學院藝術系,曾擔任藝術系的副主任,2007年擔任主任, 2014年藝術系改為學院藝術學院,賈雙飛擔任院長至今。 說從藝之路,賈雙飛教授一臉自豪:“我的父親是我的啟蒙老師,但在我藝術道路上的每個節點,總是碰到貴人和機遇,所以一路走來都很順利。”追逐夢想的人生起點 夢,就如人生的翅膀,影響乃至決定一個人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孩提時代的賈雙飛就有一個“夢”,夢想成為一個歌唱家,這個“夢”伴隨著他走過了童年、少年,最終走向八桂大地,成為廣西歌舞團的一名歌唱演員。 賈雙飛的父親喜歡唱歌母親喜歡唱評劇,他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就是沉浸在父母那美妙的歌聲里,充滿了陽光和快樂,更讓他一步步接近夢想。 1969年,賈雙飛從沈陽來到了黑龍江省虎林縣種畜場工作的父母身邊, 在那個非常重視文藝宣傳的年代,他的父親因唱歌特長,成為種畜場文藝宣傳隊的獨唱演員,經常到各地演出,在廠里小也有名氣。 或許是基因遺傳,賈雙飛從小就愛唱歌,場里的大喇叭每天都會播放歌曲或者樣板戲,他總是冒著嚴寒準時站在大喇叭下聽歌,聽的常常忘記回家吃飯,剛開始人們都說這孩子挺怪的,只有他的父親理解他,為了支持他唱歌,想辦法借錢買了一臺舊的海燕牌半導體收音機,從那以后,賈雙飛學唱歌的勁頭更足了。他學啥像啥,唱起來有板有眼。 后來,大人們逐漸發現賈雙飛天賦,業余時間都喜歡叫他出來唱歌,那年種畜場的國慶晚會上,賈雙飛被大人們點名上臺演唱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片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結果賈雙飛又加唱二首歌才得以下臺,從此種畜場文藝宣傳隊有多了個小演員,那一年,賈雙飛才8歲。 “從小學到高中,我都是學校里的文藝骨干,只要有演出,獨唱、對唱、小組唱、山東快書、相聲、朗誦、手風琴,幾乎都有我的份,” 賈雙飛開心地說起這段快樂的成長歷史。 1979年,賈雙飛高中畢業后,被場里派到虎林縣農機制造廠學車工。剛去幾天就被安排到文藝宣傳隊上班了,那個時候各單位也是逢年過節必有文藝演出,賈雙飛很快就成了宣傳隊里的臺柱子。那年年底,文藝宣傳隊在縣禮堂匯演,賈雙飛憑借《牡丹之歌》、《再見吧,媽媽》等歌曲五次返場佳績,被破格招進了縣文工團。 1981年夏天。賈雙飛的父親調往廣西柳州市長虹機器廠當老師后回來接家眷,在縣文工團如日中天的賈雙飛當時心里很矛盾,去陌生的廣西就是重新開始,當歌唱家的夢不就破滅了嗎? “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賈雙飛的父親一語驚醒夢中人。 作為長子,理應盡孝。為此,賈雙飛依然放棄了轉正不久的工作,父母到了廣西柳州。在家待業三個月后,廠里安排賈雙飛在山上扛槍站崗看水塔。從此,水塔邊就成了賈雙飛練歌的舞臺,只要他站崗,山谷里總會回蕩起嘹亮的歌聲。 廠里有一次舉行集體婚禮,賈雙飛應邀為新人們唱《牡丹之歌》和《康定情歌》,他這一唱在廠里就出名了,人們都說:“真像!真像!這是‘廣西的蔣大為’。”長虹機器廠出了“廣西的蔣大為”。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柳州地區領導的耳中。 1982年2月20日,是改變賈雙飛命運的一天。當天一大早,柳州地區文化局的一個副局長帶著柳州地區民族歌舞劇團的團長何振宇、副團長肖金誠等人來到了廠里,指名要考核面試賈雙飛。扛著半自動步槍正在水塔邊站哨練歌的賈雙飛聽到消息后,飛快地的跑到了在中學琴房的面試點。“記得當時是肖金誠副團長鋼琴伴奏,我唱《牡丹之歌》,高亢嘹亮歌聲打動了現場所有的人,何振宇團長當場拍板:‘我們團的獨唱演員就是你啦!’”說起往事,賈雙飛記憶猶新。 “小伙子,明天準備行李,后天到我們團報道。”考察組領導走時撂下了這句話。 1982年2月22日,賈雙飛正式到柳州地區民族歌舞劇團報到。 夢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1982年5月間,中央民族大學聲樂教授宋承憲到柳州辦班講學,年僅19歲的賈雙飛被安排做宋教授的接待人員,在二十多天的時間里,賈雙飛得到了宋承憲教授悉心指點,看著勤奮好學天資聰慧的賈雙飛,宋承憲線教授語重心長地對賈雙飛說:“小賈,你的天賦很好,你才19歲,你一定要繼續深造,這樣你的唱歌之路才會走的更好更遠。” “這是第一個在我歌唱路上指點迷津的教授。”賈雙飛如是說。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1983年5月,剛轉正不久的賈雙飛聽說中國音樂學院來廣西招少數民族歌手班學生,賈雙飛雖然不在廣西出生,但他是滿族,符合報考條件,所以他果斷報名。當時帶隊招生的是中國音樂學院的沈時松教授,在招生考試現場,賈雙飛唱了一首新疆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從招生老師滿意的眼神中,賈雙飛看到了希望。那年7月,賈雙飛如期收到了中國音樂學院的招生錄取通知書。
(攝影 潘超平) “在中國音樂學院自費讀書的這幾年,我有幸先后跟隨著名聲樂教育家劉建華教授和朱以為教授學習,受益匪淺。”賈雙飛回憶:“當時基本是‘宿舍、飯堂、教室、琴房’四點一線,當時我又是少數民族歌手班班長,所以學習很緊張。但是,我總有使不完的勁,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特別是當時人們去北京必吃的全聚德烤鴨,也還是畢業幾年后才有機會品嘗。” 1985年,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別號“高音C之王”的帕瓦羅蒂來北京演出,當時的票價最低是35元,相當于賈雙飛一個月的生活費,賈雙飛一咬牙買了一張票,結果后來兩個月賈雙飛幾乎都是吃素。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7月,賈雙飛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北京的幾個國家級專業文工團也都看中了他,因為檔案對口分配等種種原因沒有留下。但在賈雙飛的心里,廣西情結實在難以割舍,他最終選擇了廣西歌舞團(現改為廣西歌舞劇院)。 “畢竟我是從廣西走進了中國音樂學院,人要講知恩圖報啊!”對于當初的選擇,他至今無怨無悔。青春歲月激蕩在夢想舞臺 入團的第二個月,賈雙飛就隨文藝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巡演,這段時間的歷練豐富了賈雙飛的舞臺經驗。 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年比一年成熟。特別在聲樂上得到廣西歌舞團黃紹填老隊長指導、還有唐佩珠等老歌唱家也言傳身教,賈雙飛的歌越唱越好。 “在廣西歌舞團,我從老歌唱家身上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和演出的經驗,得到了很多重要演出機會,每次都沒有使人失望。”賈雙飛說, 幾十年來,賈雙飛多次獲得全國各類唱歌大賽獎項,多次參加各類藝術節和全國的巡回演出,多次隨廣西政府代表團到日本、美國、奧地利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出過《一個鮮亮的夢》等專輯。“從小學習唱歌,有一個歌唱家至始至終都是我學習唱歌的偶像,那就是李雙江老師,我是聽著他的歌長大,唱著他的歌成長……”。1998年7月,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到廣西百色慰問演出,賈雙飛應邀隨團演唱,他終于實現了與李雙江老師同臺唱歌演出的愿望。 走近賈雙飛,給人一種高雅、健康、陽光、率直的印象,在五彩繽紛的藝術舞臺上,他把愛的歌聲送進觀眾的心田,把美的形象定格在人們的心中。賈雙飛的演唱沒有虛假的動作,全無雕飾的痕跡,流暢自然,不落俗套。與時下浮躁,追求刺激,迎合低俗的藝術相比,賈雙飛堅守了藝術的本真和高潔,由此贏得了社會各界觀眾的一致好評。 “賈雙飛是一個用心歌唱的人,他善于演唱抒情歌曲,音色純正透亮,音域寬廣,聲音流暢,情感真實,富有樂感。”廣西歌舞團的大姐、廣西第三代“劉三姐”唐佩珠教授是這樣評價賈雙飛教授。 1989年10月30日,賈雙飛與當時在海南某部工作,后來調回廣西303醫院工作的王梅結為伉儷,1992年他們的女兒出生時,賈雙飛還在外地慰問演出。由于賈雙飛經常外出演出,女兒從小就對父親出差養習以為常,特別是節假日,幾乎都是在外演出,很少在家陪小孩和老人。說起這些往事,賈雙飛教授一臉慚愧。“做演員,愧對家人,我的成績中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啊!”一片丹心育桃李 八十年代末,經常有院校邀請賈雙飛去講座,賈雙飛在教學中悟出了很多東西,也在他心中種下了從教的種子。2003年廣西教育學院成立五十周年,賈雙飛應邀參加慶祝演出,演出結束后,學院領導力邀賈雙飛從教。 2005年5月,賈雙飛調到廣西教育學院,實現了做教師的夢想,2006年,他做了廣西教育學院藝術系的副主任,2007年做了主任,藝術系2014年改為藝術學院。 廣西教育學院藝術系是2001年成立的年輕的系,賈雙飛在教學上很快上手,成為專業帶頭人,他言傳身教,熱心帶年輕教師提高藝術修養,提高教學水平。近幾年來,學院教學成果頗豐,各種榮譽接踵而來。
(攝影 潘超平) 談起教學,賈雙飛教授侃侃而談,由于教學方法獨特,他挽救了一些將要廢掉的學生。如有的學生講壯話,普通話都說不好,唱歌總跑調,學了近2年的音樂都沒有太大的進展,幸虧遇到了賈雙飛教授。經過一個階段的糾正練聲,不但解決了普通話、跑調等問題,而且難度較大的高音也上去了,令音樂學院師生刮目相看,像這樣的學生畢業分配到市、縣里做中小學音樂教師、文工團演員很多。 賈雙飛教授不僅教書,而且育人。教學生先做個正直“人”。在生活上,他對學生的關心總是無微不至的。盡管賈雙飛教授在生活上對學生們關懷備至,但對于學生們的學業和做人,卻要求極為嚴苛,絕沒有絲毫馬虎。他要求每一個學生必須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學會做正直的人,靠自己的實力去拼搏。他說:“我從來不挑學生,也不在乎學生的家庭情況,只要他們人品好,愛學,我就愿意教。”正因為如此,他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敬和豐厚的愛的回報。 該校2011級學生林丹,原本也是很多毛病的,在賈雙飛教授的悉心輔導下,在2014年在云南舉行的全國高校聲樂比賽獲美聲三等獎,2014年的第十屆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中獲二等獎。還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因為臨近高考壓力大,慕名找到賈老師,結果,經賈雙飛輔導了一段時間后,這名考生在眾多考生中成績突出,被解放軍藝術學院錄取。 賈雙飛在藝術追求上十分刻苦嚴謹的。他苦心鉆研,博采眾長,在自己的教學和演唱中尋求這一條中西結合的道路,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受到了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 追憶唱歌的似水年華,賈雙飛以他的藝術修煉,為逝去的歲月唱出了激越的高音,用心點亮了藝術之路,實現從一個歌唱家到藝術家到教師的連續跨越,堅持不懈地向藝術的高地不斷攀登。“我當演員做人的格言是‘為人民歌唱’;當老師做人的格言是‘低調做人,高調唱歌’。”賈雙飛教授坦然透露了幾十年的從藝心得。 臨別時,賈雙飛教授彈起了鋼琴,用他的甜美聲音演唱了《一個鮮亮的夢》,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這位藝術家歌唱的魅力。 如今的賈雙飛已經功成名就,他肩負重任,工作繁忙,但他的歌聲卻更加響亮。為工人唱、為農民唱、為戰士唱。每當掌聲響起的時候,他總是虔誠地低下頭致意,感謝觀眾的厚愛。他決心繼續通過自己的歌喉,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永遠為人民歌唱…… (文/江風)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