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畢力,德配天地,華樸巧拙
———記中國泰山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德華先生
![]() 畢德華先生近照 ![]()
中國泰山書畫院院長薛文明向畢德華先生頒發聘書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當代書畫家網 訊:出生于玫瑰之鄉,生長于美麗泉城,他潛心習作山水畫四十余載,他把中國山水畫繼承和發展推向了一個歷史的新峰,他就是山東省著名山水畫家、2014年度最受濱州書畫市場期待的十優畫家之一畢德華先生。 畢德華,筆名無峰山人,現為中國泰山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山東電視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山東當代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于山水畫的創作,畢德華先生一向恪守師古、師心、師造化、“畫自心出”的信條。德華的作品皆是心源“思慮”的結晶,是從真山真水中滋發而出的妙悟,是他人格與性情的自語,流貫著他那荒寒淡泊、博厚大度的情懷,放射著他瀟灑、豪爽、孤寂、清逸的個性風采 。 ![]() ![]() ![]() 他寄情山水、參悟自然、托物詠志。他將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技法,創造性地運用于自己的創作,使自然造化升華為一種全新的藝術。他把繪畫中的點線面、墨和色、構圖和造型等要素與他對生活的體驗,富有想象力地有機融合在一起,把自然率真寓于理智之中,使形式和內容、思想和藝術達到完美的統一。畢德華的山水畫恢宏雄渾,郁郁縱逸,用筆老到,氣奪造化,蒼勁雄渾,別有天地。在當今畫壇,如寒林孤秀,挺然自立。他創作的大幅巨作《白皮松》,不僅光大了傳統畫法,而且表現出“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的人格力量。 畢德華先生的山水畫以氣勢著稱,既有天馬行空的飄逸,又盡顯沉穩剛鍵的骨力之美。在畫面的處理上,繁簡疏密得體,高低錯落有致,筆情墨趣渾然天成,清新秀麗之中帶著幾分渾厚古樸之氣。畢德華先生的作品,常常采取寫意與工筆相結合的手法,給我們一種霧里看花的虛幻與縹緲,卻能把山水草木的自然神韻狀寫得淋漓盡致。近年來創造了《欲曉》、《草地》、《初晴》、《黃河情》、《清氣》、《幽居圖》、《白皮松》等頗具代表性驚世駭俗的作品,贏得了藝術大家的青睞和盛譽。 畢德華先生在生活中樸實真誠,剛直不阿,明德惟馨,不事張揚,不唯名利,對于藝術創作他盡量避免浮雜喧囂的干擾,不追趕時尚的繪畫語言,不迎合藝術消費心理,師古而不泥古,求新卻不怪異,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確保獨立純正的畫風,逐漸形成鮮明的繪畫個性。 ![]() ![]() ![]()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畢德華先生不僅以書畫聞名,還以德善之舉被人敬仰,傳為佳話。近年來,他所創作的部分力作進行了義捐、義賣,為災區、為學校、為山區…送溫暖,獻愛心。 心裝山河,愛在天地。他在書畫事業上以藝著稱,在公益慈善事業上以德為道,不愧為當今畫壇的“德藝雙馨”藝術家。(記者 蔡廣銀 薛文亮)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