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江蘇宜興青年柴燒紫砂工藝師王輝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藝海網 訊:走進紫砂圣地江蘇宜興,遍訪工藝名人,傳頌更多的是一代柴燒紫砂工藝師濃重色彩的傳說,源于承載紫砂燒制的傳統行業里,他的“云泉窯”柴燒紫砂工藝開啟了燒窯業嶄新的工藝篇章,他的名字和他獨特的燒窯模式被業界內外廣為流傳,他就是一代青年才俊“云泉窯”柴燒紫砂工藝師王輝。 王輝的妻子劉聞秀告訴筆者:王輝對紫砂柴燒工藝的迷戀遠遠超過了對親朋的迷戀,當初他選擇這一燒窯模式時,家人都極力反對,認為是不務正業,搞的全家人對他都有看法,劉聞秀談起王輝創業史來感到無比自豪中仍有絲絲責備溢于言表。 交談中劉聞秀充分肯定了一點,之所以支持王輝搞紫砂柴燒復古工藝,是因為看到了傳統模式燒窯的弊端,畢竟柴燒工藝對于當前通用的氣燒、電燒工藝來說,也是一種‘復古式’紫砂工藝創新。
那么王輝為什么會癡迷于紫砂柴燒復古工藝?柴燒紫砂產品與氣燒、電燒紫砂產品有什么不同?對筆者提及的這個問點,王輝談論起來既專業又讓人耳目一新:柴燒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在坯體上產生自然落灰現象,經長時間的高溫融合形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狂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不同,不會重復且很難預期它燒窯的結果,因此燒成的紫砂產品有受火面與背火面的陰陽變化與火焰痕跡,它散發出的那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正是我著迷的原因所在。 王輝的搭檔,“云泉窯”柴燒紫砂的合作者呂海濤這樣說道:由于柴燒工藝一開始很難把握,初期的成品率很低,悲慘的時候一百個坯體只有幾個成品,其它的都燒裂了,而且,為了提高產品的品質,燒窯用的木材只能是唯一的松木。 盡管紫砂柴燒過程復雜,復古工藝給王輝和他的合作伙伴還是平添了信心,源于柴燒工藝紫砂產品具有唯一性,不僅每窯紫砂產品的質地、品相不一樣,而且每一件產品也不一樣,由于這一特點狀況所在,每一窯紫砂產品在王輝眼里就是一個個待產的嬰兒,既不知道是男是女?也不知道是俊是丑?為了迎接‘嬰兒’的降生,王輝經常守在窯邊,不斷地查看窯溫,拿捏開窯時機,晝夜不離,簡直癡迷到忘我的境界。
蒼天不負苦心人,王輝的癡迷、執著和巨大付出逐步有了回報。云泉窯的合伙人呂海濤告訴筆者,自去年以來,利用王輝復古傳統柴燒工藝生產的“云泉窯”系列紫砂產品,憑借“唯一、敦厚、內斂之美”的獨特優勢,逐步受到了高端市場的青睞,產品越來越顯得供不應求,各地經銷商不斷傳來斷貨的消息,產品價格也一路走高。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產品產量在短期內難以快速提高,另外就是產品的廢品率也需要進一步降低,這兩個大問題解決了,云泉窯系列紫砂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就會大幅提高。
怎么克服這些困難?通過前期的成功實踐做鋪墊,王輝和與他同行的呂海濤對未來顯得信心十足:只要認準了目標,堅持下去,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就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