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焦點視界 訊:我們小時候被問起長大想做什么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回答:科學家。這是一個讓人覺得特別神圣的詞語,具體說來,“科學家”是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等。多年后,透過資料文獻,才知道這三個字意味著這些人付出了什么努力,又經歷過什么。近日,《影響力對話》就邀請到了這樣一位科學家,和我們分享他的故事。
姜殿斌,1965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物理系,從事儀器儀表行業已50年。前三十年,從事“X射線熒光光譜儀”的自主研制、技術引進、生產等工作,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于1994年享受國務院津貼。1996年創建丹東北苑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原丹東北方丹儀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品牌為“北方丹儀”。公司自主研發了“X射線熒光光譜儀” 的附屬設備及配件。其中生產的BP-1壓樣機、SM-1振動研磨機、碳化鎢磨具、壓樣環等,銷售到國內外,為鋼鐵等企業、科研院校等單位提供了上千臺設備和三千多萬件配件。2009年榮獲“建國六十周年創新單位和個人”光榮稱號。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了不與時代的發展脫節、并想要拓展更廣闊的市場,于2010年注冊工信部信息名址“儀器儀表信息網”,同時還搭建了行業門戶網站“中國儀器儀表信息網門戶”-“儀表通”,網站到目前為止點擊量達三百多萬次、收集了六萬多儀器儀表行業相關企業的信息。
姜殿斌在訪談中,說他并不后悔年輕時候努力工作導致生病,他覺得值得。直到現在他依然放不下對國家的熱愛和行業未來發展的擔憂,他總想在自己還能干的時候,多干一些,把“地基”打的再牢一些,讓后輩們走的更穩一些。這就是老一輩科學家的質樸人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