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樂清市的柳市鎮后橫村黃楊木雕生產基地,有一位技藝精湛遠近聞名的藝術雕刻家,他就是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溫州市杰出青年工藝美術家、樂清市第二輪優秀青年專業人才、樂清市十佳青年雕刻家等榮譽稱號的鄭松強。30年來,創作出數以千計的木雕作品,其中有60多件作品先后獲得國家、省級大獎。 鄭松強出生于雕刻世家,叔公鄭祥奎、父親鄭元長都是民間藝雕名人,他子承父業,少年時的他就酷愛泥塑及黃楊木雕藝術,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情有獨鐘,鄭松強在上輩和工藝名師虞定良師傅耐心指導和精心傳授下,取泥塑、木雕藝術為精華,潛心鉆研雕刻藝術,曾赴中國美術學院學習深造,逐步掌握了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雕刻的基礎技法與奇妙的傳統刀法,他創作的泥塑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受到了同行們的一致好評。 1979年,他進入樂清市黃楊木雕廠工作,為使自己的人物造型和藝術創造更鮮明,更加富有個性,他始終在借鑒民間傳統雕刻的基礎上,大膽突破,推陳出新,他創作的木雕作品富有動感,一段段毫無生氣的木頭,經他的手后雕琢出鮮活的生命力,給人以真實親切之感和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他創作的《醉濟公》、《壽星獻桃》、《羅漢》、《關公》、《漁樂》、《群猴抒懷》等木雕精品,受到日本美國客商青睞,而且個別作品被收藏家收藏。 鄭松強以濃厚的創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木雕藝術創作之中。他以設計生產黃楊木雕工藝品,新一代木雕藝人高品位的藝術創作,為柳市鎮后橫村傳統木雕工藝注入新的活力,木雕手法由單體雕,發展到"拼雕"、"群雕",傳統圓雕發展到"根雕",技藝更趨精湛,作品更臻完美了。 鄭松強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的技藝不斷提高。日前,當記者前往采訪時得知,前不久,他精心雕刻的大型根雕作品《群仙祝壽》,該作品采用的樹根是一棵埋藏地下近千年的古沉木,該作品以中國民間傳說《七仙女》、《上八洞》、《中八洞》為題材,耗時一年多,鄭松強根據樹根形狀構思造型,刻了23個人物和10多種動物,雕工精湛。他的另一件《飛天》作品,該作品以珍貴的黃楊木材為原料,運用巧妙的手法將現代工藝與古代文明藝術相結合,描繪出了飛天的美輪美奐。在古代神話中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在茫茫的天際云端飄舞嬉戲。該作品中的飛天仙女有的迎風吹奏,有的悠然自得,有的勢若流星,有的宛若游龍,作者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呈現給大家這優美而空靈的技藝與美的結晶。此外,于2010年夏,鄭松強選用一根高2.3米,彎度為80厘米的整體黃楊木,整整花了8個多月,精雕細刻而成的作品《普天同慶》,作者根椐黃楊木天然狀態,構思造型巧妙地進行藝術創作,并采用圓雕,透雕和鏤雕相結合,該作品先后榮獲2011年7月為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盛世天工——中國木雕藝術展中得金獎。2011年11月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木雕工藝美術博覽會得金獎和2012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當記者翻閱了他獲得的數十本榮譽證書,其中2006年《萬里雄風》榮獲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金獎,2007年《西湖借傘》榮獲中國長三角地區民間藝術“手上功夫”金獎,作品被鎮江博物館收藏,2007年《和諧家園》榮獲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2007年《大山深處》榮獲中國木雕創作大獎賽金獎,2010年《盜仙草》在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天工藝苑杯”金獎,2010年《乘龍獻壽》獲上海世博會“中華藝術·國家大師珍品系列會展——中國木雕精品展”特別金獎。 鄭松強的論文“開發民間藝術事業、復興傳統民藝”,“試論黃楊木雕傳統人物作品創作”等先后榮獲論文獎,作品和事跡入編《中國國家級工藝大師精品集》、《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薈展、盛世大王、作品集》、《浙江省民間工藝優秀作品選》、《溫州市民間藝術一百年》、《溫州市青年民間藝術家作品選》等,同時,中央電視臺、浙江電視臺、浙江日報、溫州日報、溫州晚報、美術報、樂清日報等新聞媒體多次對他的藝術創作和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