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時代紀實新聞網 訊:陳焦旺1950年生,男,漢族,字矯枉,號東籬居士、空谷齋主人,河南盧氏人。著名書法家、詩人、作家、武術家。曾榮獲“桂冠詩人”榮譽稱號。所帶運動員曾奪得六十余枚金牌。他是中國太極書法創始人之一,享有“中國太極神筆”等美譽。現任中國太極書法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畫院等十余家藝術研究機構的特聘顧問、榮譽院長、終身副院長等職。 紙上的太極、筆下的神韻 ——訪著名太極筆書法家陳焦旺先生 消費日報網訊 慕名采訪陳焦旺先生是我多年來的愿望。今日終于邀約到陳老師,我喜出望外,趕忙驅車來到了他的工作室。 走進“空谷齋”,一幅寬大的橫幅書法作品撲面而來:“年過五十五,身輕似燕舞。尚武覓書境,墨海求功夫。筆下透武韻,意自太極出。同為國之寶,融合創新書。硯小藝無涯,求索不停步。世事過眼云,精藝傳千古。坦蕩面世界,笑看云卷舒。心田靜如水,逍遙在空谷。”陳先生見我凝神靜觀這幅作品的認真樣子,呵呵笑道::“這是十年前為我的書房‘空谷齋’寫的一首詩,取名‘空谷樂’”。我被這幅書法作品的美好意境打動了,從這首詩的內容中,我似乎讀懂了‘太極筆’的深刻含義。我突然想起,聽說有不少收藏家意欲收藏這幅作品,都被陳老師婉言謝絕了。此時我向他提出了我的疑問。聽了我的問話,陳老師凝神靜思了一下,說:“你說的都是真的。這幅字被不少書畫辭書刊載過,最早的有人要出三萬元收藏,后來有人不斷加碼,直到有位收藏家要出十萬元收藏,都被我謝絕了。”他看一眼我疑問的目光,接著說“這幅字是‘太極書法’的宣言,我想,它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應該說,它的所有權已不再屬于我,也不應該屬于哪一位收藏家。它應該屬于國家、屬于人民!所以,我準備在適當的時候把她捐獻給國家收藏。”我被陳大師這種視藝術如生命,默默追求,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
陳焦旺書法作品 談到太極和書法,陳先生兩眼炯炯有神。他從漢字的起源談起,一直到談到書法各種書體的演變發展。他說,時代在前進,書法藝術也應與時俱進。書法和太極同屬祖國的瑰寶,是任何國家都沒有的獨特藝術。藝術都是相通,比如太極中的:纏綿不斷、剛柔相濟、勢斷意連、虛實分明、張弛有度、行云流水、含蓄自然等動作變化形式,和書法中的筆斷意連、輕重徐急、使轉絞合、牽絲連帶、灑脫自如、瀟散逸致等筆墨表現形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漢字的構成體現了人和自然一切生命形象的共同規律。打太極時,配上美妙動聽的音樂,踏著音樂的節拍,進入太極的無我世界,是一種人生的美好享受。書法創作時,若能巧妙的走進太極的無限空間,產生若飛若動、若開若合、若起若臥、若松若緊、若纏若繞、若剛若柔等運動節律,在書寫過程中用太極般的韻律來完成起、止、提、按、疾、澀、輕、重、快、慢等書寫動作,寫出的字就會充滿運動的、生命意味極強的形象感。這就是太極書法所具有的“氣韻生動、意境遼闊”的獨特魅力。長期堅持,還可以收到健身、養性、怡情、祛病的神奇效果。
說起他的太極書法,陳大師如打開了話匣子,一發而不可收,他說,書法藝術講究用筆、結構、布白、墨法等。運筆是書者基本功夫,主要有中鋒、側鋒、偏鋒、裹鋒、衄鋒、圓筆、方筆等手法。書法內涵很廣,如剛柔、濕枯、黑白、提按、頓挫、轉折、粗細、曲直、向背、疏密、揖讓、動靜等陰陽互補的矛盾統一形式。在筆畫的粗細搭配上,有粗細變化較小的;也有粗細對比強烈的。由于筆畫可長可短,可正可斜,可曲可直、可粗可細,它們之間又有種種不同的搭配形式,所以在書法藝術中,字的結構是千變萬化的,好比太極功夫的意境無窮。書法藝術歷史悠久,魅力無窮,同太極拳一樣,涵有深邃的理論、淵博的文化知識、嚴格的規范要求。書法藝術是由筆法、章法和墨法這三方面組成。筆法具體講是書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用筆技巧以后,在各種書體創作中的運筆方法。在用筆中有楞角者為“方筆”,無楞角者為“圓筆”。宋代姜夔在《續書譜》中講:“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用筆還講究澀筆,即筆與紙磨擦有聲,如錐畫沙。要筆筆送到盡處。如同太極拳之前式之末(做到位)為后式之始,是講用筆或出拳均要恰到好處。筆法離不開“身法”,古人主張書法全身力到,即力送筆端。程瑤田說:“書成于筆、筆運于指、指運于腕、腕運于肘、肘運于肩。……皆運于右體也,而右體則運于左體;下體者,兩足也,兩足著地,拇踵下勾,如屐之有齒以刻于地者。”晉王羲之說:“點、畫、波、撇、屈曲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書法藝術所說的“力”與太極拳的“力”是一個意思,這個力決不是大力士或粗壯工的拙勁;而是久久練出的內勁,即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力由意生,意到力至,恰到好處。書法藝術與太極拳有共通之處,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在要求,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要求高、規范嚴,功夫深淺皆表現在藝術水平上,不管是出拳,還是作品,行家一眼,便知高低。聽著陳焦旺如數家珍的見解,記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陳焦旺還是一位浪漫詩人。在他寬大的書案上,我看到一部厚重的《中國詩人大辭典》,打開來,一首“穿越”馬上吸引了我:“退居空谷心安然,身在鬧市心在山。筆墨紙硯修心境,月下獨酌享清閑。書圣聞言急趕到,半是嫉妒半驚羨。執意拜我學太極,敬酒捧到我面前。未曾開口人已醉,疑似蘭亭賦詩篇。人生如夢情最重,榮華富貴終成煙。浩浩宇宙渺渺世,太極無限藝無邊。”詩中,東晉的書圣王羲之,聽說陳大師退休后還能悠閑地研究太極書法,既羨慕又嫉妒,竟穿越一千六百多年,來拜他學太極拳。陳大師也似乎乘著酒興隨王羲之來到了東晉的蘭亭,正在和王羲之一起參加詩酒集會。“浩浩宇宙渺渺世,太極無限藝無邊”詩尾兩句表達了藝無止境和他追求藝術永不停步的決心。 “茅臺美酒潤我心,揮筆潑墨如有神。人生百年莫言老,一醉寫得萬年春。”這是辭典中陳老師的另一首小詩,取名“借酒”。這使我突然想起毛澤東的兩句詩:“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他想借助酒力,把書法當作一萬年的事業來追求。這豪情、這氣概、這浪漫主義的詩情,真讓人感慨!我脫口問道:“陳老師的酒量一定不小吧?”他笑了笑說:“其實我只是小酌而已。啤酒一瓶、葡萄酒二兩、白酒一兩,這是我的飲酒標準。朋友聚會可能會多飲幾口,二兩酒就會讓我騰云駕霧。”說著,他從書桌上拿起一張稿紙遞給我,“這是不久前在一個品酒會上,我的即興之作。”我接過稿紙,認真地品讀起來:“太極、書法、加美酒,健身怡情逍遙游。老夫癡情戀三友,再創輝煌寫春秋。”我被美好的詩情打動了,看來陳大師的萬丈豪情都離不開酒的助興。太極、書法、美酒,這是陳老師的老來三友呀。我似呼一下子明白了“中國太極神筆”的神來之筆從何而來。也似乎找到了這位精神奕奕的“年輕”老人“青春煥發”的秘密。 從某種意義上說,書法是一門綜合藝術,它需要書法家具有廣博的學識。陳焦旺是一位詩人作家,他的文學作品在作協、雜志社等舉辦的文學大賽中多次獲獎,曾被授予“桂冠詩人”榮譽稱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告乃翁》朗誦詩《盼》等。他多年從事專業武術工作,所帶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奪得六十余枚金牌。他長期從事太極與書法的研究,數十年刻苦練字的筆墨修養,較好的文學修養,做事低調為人樸實的品德修養和可貴的武術修養,這些綜合的素養,是造就他“太極筆”的堅實根基。因此,他的作品在國內外重大書賽中屢獲特別獎、金獎、精品獎等獎項,并被授予“終身成就獎”、“德藝雙馨藝術家”、“華夏精英”等榮譽稱號。作品曾在巴黎、莫斯科、悉尼、首爾、香港、北京、成都、南京等國內外大都市參展。文化時報、人民日報、大河報、河南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曾對其作過專題報道。中國集郵總公司特為他的獲獎作品出版了個性化郵折,中國鐵通為他的作品出版了充值卡。部分作品被國內外政要以及數十家人民政府、藝術院館永久收藏。由于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省體委系統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省直優秀干部,被省體委記功一次。作品和簡歷被輯入《中國藝術大家》、《中國書畫大家傳世作品選集》、《中國國際書畫專家學者全集》,《中國書畫名家大典》、《中華傳世書畫鑒賞》、《中國歷代書畫名家辭海》等三十余部辭書。 上善若水,大音希聲。陳焦旺不但是一位成功的書法藝術家,而且還是一位無私奉獻的慈善家。在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扶貧助殘、汶川地震、資助希望小學等活動中,他都積極參與,認真寫字,用義賣或捐贈書法作品的形式獻上一片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人格魅力,為社會做貢獻。在寬大的書案上,記者看到中國書畫藝術發展基金會寄給陳焦旺的“弘揚善心、彰顯愛心”的感謝函。在采訪中獲悉,陳焦旺雖身在省城但仍然心系桑梓,幾年前,他曾專程趕往自己的母校-----盧氏縣杜關中學。為學校和教育系統捐贈價值6萬元的書法作品,他報答故土的熱枕,在當地被傳為佳話。談起此事,陳焦旺說:“為家鄉,為社會,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是應該的,今后我還會一如繼往地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陳老師的詩朗朗上口,耐人尋味。我再次打開辭典,不由地讀出聲來:“花香入夢知春近,月掛窗欞思故親。匆匆人生多遺憾,孝心未盡枉為人。”聽我朗讀,陳老師陷入了沉思。少頃,他說道:“年齡大了,常常夢見故去的親人,特別是已故的父母,總覺得年輕時不懂得‘孝’,欠老人的太多了!這真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真希望這樣的遺憾在人間少點,再少點······”陳老師的話音有點顫抖。怕引起他的痛苦回憶,我趕忙把話題引到他的一段美好往事上。 陳老師是個嚴謹認真的人,他不愿自己認為不成功的作品流傳到社會上。有一次,陳老師出門散步,看到一個揀廢品的中年人,把它扔在垃圾箱里的作品紙團,一個個展開來,從中挑出一幅比較完整的,輕輕的撫平,又小心翼翼的疊起來裝進了口袋。他上前說道:你在干嘛呢,這幅字寫的不好,你把它扔了吧。中年人翻了他一眼,說:我撿廢品與你何干!叫我扔掉,我走了,你再撿起來?誰不知陳焦旺的作品值錢呀!陳老師笑了笑,問道:你認識陳焦旺嗎?中年人笑了,自我調侃道:大名如雷貫耳,真人哪能是誰想認識就能認識的嗎!陳老師被他的話感動了,認真地說,我就是陳焦旺。中年人怔怔的看著陳老師,突然撲通一聲跪在陳老師面前,說:我媽媽很崇拜你,非常迷信你的書法作品,說你的筆下有氣場,能祛病健身,早就向往著得到一幅你的作品。求你在這幅字上蓋上你的章吧。我要在母親八十歲生日送給她。陳老師的眼睛濕潤了,他扶起中年人說:你的孝心讓我感動,這幅字真的寫得不好,你把他還給我,我給你寫一幅好的。說完,領著中年人來到他的“空谷齋”。他拿起斗筆,運氣發力,飽蘸墨汁,認真地寫下“康壽”兩個大字,并鄭重地蓋上名章,送給了中年人。幾個月過去了,中年人提著酒來向陳老師報喜,說母親懸掛了他的字后,她的病竟奇跡般地慢慢好了。 現在重提這件事,陳老師神情嚴肅地說:“這也許就是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吧!‘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知道‘孝’的人,都讓我尊敬。凡是為老人盡孝祝壽的,我都愿無賞奉送自己的作品。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說,這也算弘揚正能量吧。”說完,陳老師爽朗地笑了。 兩個多小時的采訪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陳焦旺先生的書房。在此,我想引用一部辭書中,專家們對陳老師的評價,作為結束語:陳焦旺先生幾十年執著的探索和追求,書法藝術成就顯赫。其作品雄渾大氣、格調典雅、熔古鑄今、剛柔相濟、揮灑自如、飄逸勁秀、韻味十足。既有傳統美感,又有時代氣息。特別是作品中充滿形象意境的太極神韻,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真無愧于“太極神筆”之美譽。欣賞陳焦旺的書法作品,是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不僅能領悟到書法的藝術技巧,而且還能從中體味到不少的人生哲理。他的作品是中國書法史上一支瑰麗的奇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獨特的奇葩將開放的更加艷麗動人。他翰墨飄香的人生將更加輝煌! 附陳焦旺先生小詩幾首,供讀者品讀: 歡迎網友和他交流書法和詩作 電話:13203730691 醉入仙境 有朋友向我請教太極書法的美好意境, 使我詩興大發,得拙詩一首,曰:醉入仙境 氣沉打太極,心靜舞筆墨。 遠離喧囂世,拋卻身外物。 翰墨陶性情,太極強體魄。 走進藝圣地,紙上乾坤多。 桃源尋美景,神仙也羨我。 求索 天是宣紙海作硯 豎起昆侖當筆桿 我將書法比美女 苦心追她到永遠 洞穿 (有學生問,太極書法老少都能練嗎,答曰:老少皆宜。) 筆在紙上走,心隨太極游。 古今與天地,盡從掌下出。 誰道世界大,區區懷中球。 墨海大無邊,萬象皆可收。 何須言老少,境高自風流。 超 萬事難隨心,自然才是真。 知足境自高,莫做攀比人。 知足是福 室陋位卑心坦蕩, 茶粗飯淡身安康。 知足是福仁者壽, 笑看浮云濟滄桑。 思友 饅頭稀飯炒白菜, 無肉無酒無君在。 它日老友蒞寒舍, 一杯清茶亦開懷。 忙吧忙吧 有感于某健康講座,即興撰書 手懶長指甲,腦閑忘性大。 若要身安泰,都忙起來吧。 打電話 通話亦無話,不通又想通。 即便聽聽聲,聊慰相思情。 老來樂 甲午春節,飯飽酒醺,倒頭便睡。忽見陶淵明、李白與我攜手共游世外桃源,桃源美景讓人陶醉,流連忘返不愿離去。突然一聲鳥鳴將我驚醒,睜眼天已大白,欲再續夢境而不能,穿衣起床,興至疾書,得“老來樂”一首 朋友不多兩三個, 房子不大有個窩。 不愁吃、不愁喝, 藝術之中找快樂。 練練字、寫寫作, 太極筆下有哲學。 放風箏、賞景色, 樹綁吊床童趣多。 跳跳舞、唱唱歌, 關注健康享生活。 上上網、眼界闊, 炒股聊天不耽擱。 搞收藏、集郵冊, 種花養鳥沒閑著。 晚輩事、少摻和, 兒孫道路自己擇。 不做奴隸和保姆, 放開手腳是智者。 莫攀比、不失落, 知足是福常記著。 朋友聚、小酒酌, 排遣煩惱和寂寞。 孤獨時、邀明月, 陶潛李白常陪我。 采菊東籬有真意, 心遠地偏美景多。 紅樓水滸三國誌, 悟透內涵受用多。 歷史自有相似處, 見誰帶走身外物。 社會和諧逢盛世, 今日不樂何時樂。 呵呵呵、呵呵呵,
童心未泯往回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