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戰友來看望胡長輝(左一) 修建中的環村公路長近八公里,受益人口近兩萬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建設傳媒網婁底訊(記者 丁軍 孫傳勝)在湖南省新化縣西河鎮河西村,一條長將近八公里的環村盤山公路眼下正在修建。為建設這條改變家鄉面貌的路,村副支書胡長輝拿出了自己多年積蓄的五十多萬元。提起退伍軍人胡長輝,鄉親們稱贊他是個樂于奉獻的好黨員。 把部隊首長的教育時刻記心上,把當兵的味道深深植入骨髓,退伍20年以來,胡長輝總是以黨的好戰士之標準衡量自己,用傾心軍營、傾情公益、傾力帶領鄉親修路的人生足跡,永葆優秀戰士的本色,讓青春出彩,讓夢想發光。 1993年,胡長輝在部隊 傾心軍營鑄鐵魂 1990年3月,年僅16歲的胡長輝由于家庭貧困,為了減輕母親的家庭負擔,同時也為了自己的軍營夢,通過努力,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新兵訓練三個月,他以突出的成績和過硬的軍政素質被選拔到部隊首長身邊工作。 在司令部工作期間,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能夠聆聽司令部幾位首長的教誨,是他一生的榮耀。他時刻把首長的話語記在心上,作為前進奮斗的動力。在五年的軍旅生涯中,他業余學習英語和寫作,被保送進入集團軍汽訓大隊學習汽車駕駛和修理。隨后,他曾擔任過汽車營教練班長和文書等職,1992年入黨。 傾情公益助貧弱 1995年胡長輝退役,先后在深圳、北京等地打工、創業。期間他多次為家鄉貧困家庭伸出援手,特別是對特困學生胡守松、胡守武兄弟的無私助學,改變了貧困學生的人生命運,多年資助和鼓勵,兄弟倆一個成為上海交大研究生,遠赴非洲支持坦桑尼亞的國家建設;一個則成為北京地鐵職員。在深圳十年,胡長輝每年都要義務獻血兩三次,每次四百毫升,近萬毫升的獻血幾乎等同于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量,他還將自己的干細胞數據登記載入中華骨髓庫,隨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救命的造血干細胞。
2006年春天,胡長輝在北京成立了經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期間,他花巨資為湘西苗族農民畫家石遠清開設畫廊,并長期為石提供學習生活等各方費用,使其樹立人生的信心,戰勝困難,并在藝術的天空越飛越高。 環村公路已打通六公里多,尚有最后一公里,仍在緊張的施工中 傾力奉獻筑村路 2012年6月,胡長輝回到闊別22年的故鄉。他首先自費為山村裝上了盼望已久的路燈,拓寬了原來的公路。隨后,他又為大石中學貧困學子多方奔走,帶頭助學,并邀請中國科大游雷博士講座《知識改變命運》。 2015年春天,已是河西村黨支部副支書的胡長輝提出修建環村盤山公路的想法,得到一百多戶村民的擁護和支持。八十多歲的伍葡萄老人無償貢獻一畝多自留地并教育兒孫勸慰村民支持;經營挖機生意的肖冬初主動借出挖機設備,支持修路。自6月11日動工以來,胡長輝連續四個多月吃住在山上,家中三歲幼子和負病父母全由妻子照顧。更令人敬佩是,他自己多年積蓄的五十多萬也全部用于修路。據悉,該環村公路長近八公里,寬六米,將連接新加、金沙、陳家山、橫陽等四村,受益人口近兩萬。目前已打通六公里多,尚有最后一公里,仍在緊張的施工中。
把當兵的味道刻入骨髓,把當兵的精神植入靈魂。面對削瘦了十多斤的胡長輝,村里研究梅山文化的長者蕭越勛說,胡長輝吃苦耐勞,樂于奉獻,歷盡艱辛,修建了一條致富之路、發展之路。文化名人譚五昌、張紹民、冰潔、胡建文、孫登高以及上級領導胡忠威、廖永紅等夸獎他是好黨員,是永不退伍的好戰士。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