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家汪振福,1937年出生,安徽績溪人。他自幼飽讀詩書,受文化的熏陶,他對書法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與天賦。他在書法上的非凡造詣,賦予了他獨特的書法成就,他是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文化部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面對這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他不曾停下對書法藝術的追求,而是繼續刻苦鉆研,力求使自己的書法技藝更上一層樓。一個真正的書法家,都應該像汪振福這樣,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名利的誘惑,捱得住世事的紛擾,千帆過盡,留下的仍然是一個清明澄澈,對書法有無限激情與熱情的滾燙靈魂。
![]()
![]()
![]()
汪振福的書法創作,不故弄玄虛,不大肆渲染,不矯揉刻意,卻有一種隨性直至、簡單純粹的敦厚大氣之感。雖說對書法的欣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但是卻都離不開“形”、“神”二字,而汪振福對形神的把握可謂精到。單看這一幅字,鴻鶴高飛,運筆自然、瀟灑飄逸。于形說來,干脆灑脫,鏗鏘有力;于神來說,氣勢磅礴,敦厚大氣。神形兼備,才是大家風范。欣賞他的字,仿佛走進了一個全新的書法世界,在這里,書法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因為它有一種溫暖人心的親和力;但是同樣在這里,書法是不可褻瀆的,因為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凝結著書法家的心血汗水。他對書法的奉獻,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發展拓展了一條全新的道路。這樣的書法家,令人景仰,更令人敬佩。
古語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傊唬缙淙硕选?rdquo;只有內心足夠明澈的書法家才能寫出震撼人心的字,因為字的風格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創作者的精神寄托。在數十載的藝術創作中,汪振福一直秉持著執著的藝術精神,不懈怠,不停滯,不自滿,使得他的書法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一幅字,以“厚德載物”作為內容與主題,體現了創作者崇高的品格和穩重的個人魅力。僅四個字而已,卻無不透露出藝術家多年的藝術積淀,既蒼勁有力又醇正溫雅,這是剛與柔完美融合,同時也是書法藝術的極致展現。汪振福的字風格多變,有時瀟灑,有時細膩,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是汪振福的天賦,文化積淀,內心的沉靜等多方面的融合,帶著別具一格的個人風格,是他人難以模仿和超越的。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藝術,它的未來正需要像汪振福這般為藝術傾情奉獻的書法家。他對書法孜孜不倦的追求,推動了書法的發展,讓它在中華大地上落地生根,逐漸開出明麗璀璨的藝術之花。汪振福是一個真正的書法家,因為他練習書法,從來不是為了所謂的名和利,而是為了傳承書法這門藝術,他的初衷從未改變,他的這種藝術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