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北京熱線010 訊:11月24日,備受矚目的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蘇州舉行,會晤期間,李克強總理出席“16+1”領導人圓桌會議及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作為中方對歐開展的重大外交行動,中國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圍繞本次會晤主題“新起點 新領域 新愿景”共同制定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重要進展給予積極評價,對中國和歐盟領導人就建立中歐互聯互通平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等合作對接達成重要共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波蘭共和國總統安杰伊·杜達、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總理埃迪·拉馬、波斯尼亞、保加利亞共和國總理博伊科·博里索夫等國家領導出席會晤, 歐盟、奧地利、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應邀派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此外,中方部分企業代表也受邀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大大增進雙方能源、建設、金融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華融道”作為國內優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代表受邀參加,積極參與各國金融創新的發展討論,并尋求國際間的合作機會。
一枝獨秀亮相峰會 自今年10月以來,習近平主席訪英,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等一系列外交活動為中歐關系開啟了“黃金時代”。此次中國與中東歐領導人會晤預示著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系將進一步加強,也使雙邊經貿合作迎來新的局面。 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歷經三年多的發展,“16+1合作”模式日益成熟,已經逐步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全面落實的階段,國際產能合作落地生根、中歐四大伙伴關系落地,彼此的合作與發展戰略達成重要共識,第四屆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在中國召開,為“16+1合作”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也為合作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華融道此次亮相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不僅代表了國內優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提升了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為華融道國際化走出關鍵一步。據華融道CEO裴炳旭介紹,目前華融道國際業務拓展初步展開,已經與韓國就金融、演藝等領域開始多方位的合作,未來或將以融資租賃方式對接中東歐地區的基礎建設、援助項目等優質資產。
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與會者:華融道創始人CEO裴炳旭先生 “一帶一路”政策落實年 融資租賃迎利好 中東歐國家屬“歐洲發展中國家”,其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需求旺盛。中國在加工制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具有優勢,恰恰是中東歐各國的薄弱環節。外交部副部長王超提出,今年“一帶一路”倡議進入全面落實之年,國際產能合作進入落地生根的起始之年,有助于“16+1合作”乘勢而上。“一帶一路”戰略主要著力點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這一方面為相關設備的租賃業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也為中國租賃業的國際化發展帶來了新的境外市場的拓展空間。 華融道作為專業對接融資租賃優質資產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讓互聯網金融與融資租賃深入融合,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經濟的融資融物渠道,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并帶動國內設備、技術與服務的出口。
加強金融領域合作 華融道“走出”國門 此次發布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涵蓋經濟合作、互聯互通合作、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金融合作等九大領域,其中對金融領域合作更是提出了的六大具體要求: 1、要加快完善投融資合作框架,創新金融合作模式,支持實體經濟合作和優質合作項目,為16+1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2、探討充分發揮100億美元專項貸款的作用、設立30億美元投資基金和人民幣中東歐合作基金的可能性,啟動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二期。 3要鼓勵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開展本幣互換、本幣結算、金融監管等合作。支持在中東歐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 4、支持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互設分支和開展多領域業務合作。 5、研究探討設立中國—中東歐國家金融公司的可能性。 6、歡迎和支持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歐洲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及其他國家、地區和國際金融機構開展合作。這不僅表達了中方對新的投融資模式持開放態度,也表達了中方推進雙邊經貿合作的誠意。 加強金融領域的合作是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的重要前提,在此議題下,華融道尤其關注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希望借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拓展我國互聯網金融平臺承接國外資產、探索國際發展之路的渠道。隨著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不斷深化發展,華融道也希望借此契機,探討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如何走上國際商貿合作前端,如何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并獲得國際認可的互聯網金融品牌等關鍵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