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和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為佛像回歸儀式揭幕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藝術品理財網 訊:3月1日下午,國家博物館大廳佛光映照、人聲鼎沸,由國家文物局舉辦的“星云大師捐贈北齊佛首造像回歸儀式”在北京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佛光山星云大師,文化部部長雒樹剛、中央臺辦主任張志軍、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河北省副省長姜德果及兩岸有關機構和人士出席文物回歸儀式。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佛像回歸儀式上致辭 據了解,這尊佛首為河北省幽居寺塔供奉的三尊佛像之一,該塔正面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左右兩側為無量壽佛及阿閦佛,這尊高47公分、重達80公斤的佛首,均以漢白玉雕刻而成,法像精細而莊嚴。1996年,這一尊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的釋迦牟尼像的佛首造像被盜。2014年,有信眾將一尊佛首造像捐贈給星云大師。大師為尋找佛身造像,專程派員來京,請國家文物局幫助尋找。國家文物局在組織專家從材質、年代、體量、審美等全方位比對鑒定后,發現該佛首造像與幽居寺塔內的釋迦牟尼像佛身造像相吻合。 星云大師遂發愿將佛首造像無償捐回大陸,讓佛像“金身合璧”,2014年底雙方正式簽署捐贈協議。2015年5月23日,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將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共同在佛光山舉辦佛首捐贈儀式,實現佛身與佛首完璧,2016年2月26日運回北京。
星云大師在釋迦牟尼佛像回歸儀式上致辭 雒樹剛部長在致辭中指出,北齊佛首造像這件珍貴文物的回歸,緣于兩岸民眾的血脈親情,緣于中華文化強大的感召力,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兩岸一家親”的又一個生動體現。星云大師以90歲高齡,親自護送這件在海外流失20載的佛首造像由臺灣安全順利地回來,這是一件留在兩岸民眾心間、載入兩岸文化交流史冊的大事。此次兩岸通力合作,共同促成流失珍貴文物回歸,開創了兩岸文化文物交流的新領域,必將產生具有示范性的積極影響。
河北省副省長姜德果在佛像回歸儀式上致辭 姜德果副省長代表河北省委、省政府,向國家文物局、星云大師以及所有促成這次文物回歸的機構河人士表示忠心的感謝。姜德果表示,北齊佛首回到河北后,將按照規定程序完善檔案,鄭重地將其納入河北省館藏珍貴文物序列,盡快以技術手段使這尊釋迦牟尼佛像實現永久的“金身合璧”。河北博物院將在石刻展廳辟出專門空間,集中展示以這尊釋迦牟尼佛造像為首的一批幽居寺塔珍貴佛教石質文物,讓優美和深邃的佛教藝術與文化,喚醒社會各界更多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和對文化遺產的尊重。
中國佛教協會主席學誠法師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表示,此次被盜佛首造像回歸大陸,是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大事,在海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和很好的示范效應,是國家文物局和佛光山過去五年來具有標志性的最為重要的合作成果,不僅為過去五年的合作劃上精彩的句號,而且為未來五年合作創造了良好開局。 星云大師講述了從接受捐贈到決心捐回大陸的心路歷程。因痛心於佛像身首分離,有感于佛首造像法相莊嚴,具有重要的文化與藝術價值,他發愿將佛首造像無償捐回大陸,讓佛像“金身合璧”。他語重心長的說:“這個國寶啊,它不但有這個歷史的時間的價值,它有藝術,有美感的價值,當然現在大家都以為,奇貨可居啊,都從利益上看,這是錯誤的。這個世界不要完全向錢看,你要向歷史看,向文化看,向國家未來看,你如果看到這么遠,看到這么大,那你這個人格也就更高尚了、更有道德、更是受人尊重,大概一切事就會更順利!語言就是在中華文化里面在散播,所以要把這個佛教看成這個文化一樣的,要給它弘揚。這個佛教的文化弘揚了,讓我們道德成長,讓我們的心靈安定,讓我們的這個幸福感提升,讓我們的社會秩序穩定。我認為我們倡導人間佛教啊,對未來的國家一定有大貢獻,有大幫助,希望國家多多利用佛教。” 據北京光中文教館相關人士介紹,3月1日至3月20日,釋迦牟尼佛的佛首和佛身造像將在國家博物館同時展出,隨后永久入藏河北博物院。相關修復保護工作,也將有序展開。(文/黃中 攝影黃新雄)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